本报记者 张 鹏
20岁的女孩儿,总会有一个个美丽的梦想,申光明也不例外。但是,她的选择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到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当一名舞蹈老师。到今年,她已经在特教岗位上工作了8个年头。
“这些孩子天真、纯洁的笑脸,深深地感动着我,我要尽我的力量,让这些‘折翼天使’都能沐浴到阳光雨露!”8年前,申光明抱着这样的信念,来到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
参加工作之后第一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申光明刻骨铭心。正在铲雪的她,看到聋班一年级的一个小女孩儿站在雪地里一动不动,她赶忙跑过去,发现这个小女孩儿只穿了一条薄薄的裤子且已被尿湿。申光明用她娇小的身躯,吃力地把这个小女孩儿抱到自己的宿舍,放进了被窝,用暖水袋给孩子取暖之后,替她换上了自己新买的保暖衣裤。突然,这个小女孩儿紧紧地抱住了申光明。就是这个拥抱,让申光明感到了自己的职业为她带来的无可替代的温暖和幸福感,更加坚定了她要用爱、奉献和责任,让这些“折翼天使”沐浴阳光雨露。
申光明负责的是聋班一至三年级的律动(舞蹈)课、培智班的唱游课以及校舞蹈队的训练工作。初入特教行业的她,要想做好工作,必须付出比普教老师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必须要有系统全面的理论支撑。在日常教学之余,申光明勤于钻研、善于学习,学生们的专业成绩也快速提高。2012年,郑州师范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舞蹈专业的聋哑学生后,申光明所带的舞蹈队中,已有3名学生考上了这所学校。
黎雷是该校第一位考上郑州师范学院聋人舞蹈专业的学生,现在已经大学毕业的他,每月能赚到3000元左右的演出费。但当初备考时,正处于青春期的黎雷,因为父母的不理解以及他的自卑心理,时常偷偷从学校翻墙而出喝酒消愁。得知这一情况后,申光明就为他和一名小女生编了一支双人舞,表达了一位父亲用他宽厚的肩膀和如山的父爱,守护着自己的聋哑女儿,同舟共济,风雨同行。扮演这位父亲的黎雷,因为角色的互换,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和良苦用心。与此同时,申光明还采取多种办法,帮助黎雷找回自信,最终使他不仅顺利度过了青春期,考上了大学,更登上了令很多人羡慕不已的央视《回声嘹亮》《我要上春晚》《出彩中国人》等节目的舞台。
过硬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实践,一项项荣誉也纷至沓来,参加工作至今,申光明多项课题和论文数次在省、市组织的评选中获奖。在2012年的师德征文中,她凭借《责任与信念是做好教师的基石》一文,获得省级一等奖;2014年、2015年,他先后被授予焦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焦作市“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15年,申光明编创的舞蹈《快乐的大扫除》荣获焦作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特别奖,并于当年10月份代表焦作市参加了河南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作为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的一名成员,申光明十分珍惜青年志愿者这一光荣称号。她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到公园捡拾垃圾,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利用周末到龙源湖公园青年志愿亭帮忙,为来这里游玩的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申光明所在的学校地处中站区,在该区举办的道德大讲堂、志愿者公益之歌等公益活动中,她都积极参与其中。2013年,申光明被中站区文明办评为首届优秀义工。
特教岗位上默默耕耘,志愿服务中无悔付出。申光明不忘初心,热情不减,她坚定地说:“我要用自己的一腔热情,呵护好每一朵残缺的花儿,让每一位‘折翼天使’都能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茁壮成长!”
记者手记
身材娇小,声音柔美的申光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很平静。
作为一位特教老师,每天都要面对特殊的群体,她如何能如此平静?
申光明说:“当我的学生把我当成朋友、亲人甚至妈妈的时候,那种幸福的感觉总能令人无比平静。”
“幸福的特征就是心灵的平静。”普希金对于幸福的定义,或许正契合申光明的心灵状态。
“特岗教师这个岗位,给了我展现爱、奉献和责任的舞台。”申光明说,“我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