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折翼天使”沐浴阳光雨露
深化廉政教育 构筑反腐防线
四支代表队获胜
麻角刺变身“摇钱树” 荒山坡成了“聚宝盆”
确保大气污染整治见实效
加快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步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麻角刺变身“摇钱树” 荒山坡成了“聚宝盆”
本报记者 董柏生 贾定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2月1日清晨,博爱县许良镇小东庄村村民苏文贵拿上剪钳和编织袋,到家对面的山上剪皂刺。看着市、县两级残联和合作社帮他嫁接的3000余株野生麻角刺树长出了10多厘米长的皂刺,苏文贵满心欢喜。

  “按照现在皂刺的长势和市场价格,老苏收入七八千元没问题,再加上用剪下的枝条做接穗的收入,老苏今年预计能增收1万元。”当日10时许,在山上为苏文贵进行技术指导的博爱县武冰皂刺皂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志超告诉记者。

  苏文贵今年64岁,患有冠心病,药不离身,其妻瘫痪,需要人照顾,家庭生活困难。2014年,他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嫁接了1000多株野生麻角刺树,没想到当年就见到了收益。去年,市、县两级残联和合作社将他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免费培训嫁接技术,提供种苗和荒山,助其增收5000余元。尝到甜头儿的苏文贵今年又嫁接了1000余株野生麻角刺树。

  和苏文贵一样,目前在博爱县,由武冰皂刺皂荚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的山皂荚种质异体改良项目,已帮助包括200余户残疾家庭在内的500余户家庭嫁接了200余万株野生麻角刺树,预计可创造数千万元的经济价值,为山区群众精准脱贫找到了一条好路子。

  “太行山上漫山遍野都是野生麻角刺树,如果都能嫁接成功,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过努力,我们要让更多野生麻角刺树变成‘摇钱树’,让近百万亩荒山变成‘聚宝盆’。”陈志超满怀信心地说。现在,由他们选育的“豫皂一号”“豫皂二号”已被河南省林科院定为优良品种,还要在全省推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