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焦作要争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武陟县将围绕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和市委书记王小平调研全市旅游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强力实施旅游提升战略,加大旅游招商和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重点景区开发建设,发展与“焦作山水游”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人文旅游产品,尽快做大旅游产业,以旅游带三产、促转型,加快武陟经济发展,努力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
一是定方向,完善旅游发展思路。按照做大景区、做强品牌、做出影响、做好效益的思路,依托嘉应观、妙乐寺和生态农业、黄河湿地等人文自然资源,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不断丰富旅游业态,逐步形成“产业基础稳固、品牌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要素功能健全”的旅游产业体系,把武陟打造成为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要节点、周边城市休闲度假的重要目的地,为焦作旅游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抓龙头,加快旅游景区建设。加快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妙乐寺文化旅游区、黄河湿地公园建设,使之尽快形成规模,带动全县旅游发展。协调推进嘉应大观园水上乐园、机械乐园建设,抓好黄河风情大道南延后的开发,谋划黄河大堤詹店至嘉应观段生态休闲走廊,建设渠首红色教育基地,整合旅游资源,丰富产品体系,完善要素功能,努力把嘉应观黄河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展示治黄文化特色的景区。协调推进总投资3.6亿元的妙乐寺寺庙区、南广场和县博物馆建设,开挖人工湖,配合妙乐文化小镇建设启动商业街区等项目,争取妙乐寺文化旅游区早日运营,集聚人气和影响力。
三是促转型,培育旅游新业态。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农业。推进总投资1.1亿元的依依家庭农场项目,打造中原地区首家观光教育主题家庭农场,目前项目概念性规划已完成,核心区选址基本确定,正在协调土地。投资1亿元建设“怀川记忆”(武陟国营农场)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农耕博物苑、果蔬采摘园、垂钓中心、农家小院等项目,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主题旅游园区,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10座无公害蔬菜大棚、水果采摘基地、垂钓中心等项目已建成。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鑫居休闲农业观光园建设,目前已栽植葡萄、樱桃、猕猴桃等果树约2500亩,建成了自动化喷灌、滴灌系统,东区养殖场、2座联栋温室主体、园区道路硬化等工程已完成,正在实施家庭农场、联栋温室等功能区项目,着力打造旅游休闲与高效农业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项目。
四是大招商,增强旅游发展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近期重点与华夏幸福集团、辅仁集团、天瑞集团等对接,推进旅游景区的再招商,破解资金瓶颈难题。同时,做好融资和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更多的金融资金和上级扶持资金,近年来已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省级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及浦发银行、工行、建行等各类旅游项目支持资金达4亿元,为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五是重营销,提升旅游对外影响。面向郑州、新乡、洛阳、焦作、晋城等周边城市和地区,与知名旅行社对接、与主流媒体对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举办节会、论坛等活动以及网站、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开展旅游专题宣传推介,近年来已投入旅游宣传资金1000余万元。挖掘提炼县域特色旅游资源,拟推出嘉应大观、梵音妙乐、青龙祈雨、红色渠首、木栾新姿、黄河栈桥、御坝长堤、湿地雁飞“武陟八景”旅游形象主题宣传,充分展示武陟旅游的魅力。
六是强保障,健全旅游推进机制。成立了旅游战略推进小组,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牵头,坚持每半月一碰头、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协调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形成了全县旅游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设立了2000万元的旅游发展扶持专项基金,营造全社会力量参与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