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是缴存职工的“安居钱”,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公积金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缴存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是公积金事业发展面临的严峻考验。
焦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把岗位权力风险防控当作重中之重,以“零风险”运作为目标,探索建立起以分权管理、制度管理、科技管理、痕迹管理、内审管理、问责管理为内容的六大管理体系,加强系统综合防控能力,交出一份让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答卷。
数字为证。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年归集额由6.5亿元提高到16亿元,归集总额由27.3亿元提高到97亿元,年发放贷款由4.3亿元提高到18.8亿元,个贷率由52%提高到现在的97.85%。截至目前,该中心共为51617名职工累计发放了88亿元住房贷款,实现民生资金的零风险。
分权管理作好根源管控
为规范约束领导行为,市住房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了重大事项由住房公积金管委会集体决策监督机制。住房公积金管委会由25名社会各界人士及职工代表组成,主任由常务副市长担任,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集体审议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及执行情况、住房公积金业务政策调整、住房公积金财务收支预决算、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依法履行决策及监督职责,努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在管委会基础上,该中心建立住房公积金分权管理体系,形成了不同业务环节之间相互制衡、相互衔接和相互协调的公积金权力运行机制。将公积金业务的审批过程分为初审、审核审批、审计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实施分段管理,保证任何一个部门或任何一个中心领导不可能单独完成某项业务的审批过程,避免了滥用权力、人情审批、违规操作的现象发生。
制度管理健全防控标准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始终坚持制度先行,用制度规范业务操作,用制度保障资金安全。为此,该中心近年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住房公积金业务操作标准》《贷款实施细则》《提取实施细则》《住房公积金贷后管理办法》《住房公积金贷款保证金管理办法》《合作银行考核办法》等制度,内容涵盖业务管理、政策管理、服务管理、机关内部管理等方方面面,几乎涉及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和每项业务,确保岗位权力和责任高度统一。在此基础上,该中心结合公积金行业客观情况和自身实际,将121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标准化制度体系。今年11月,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领导两次专程莅焦调研,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焦作标准有望推广为全国行业标准。
每项制度建立后,该中心还通过对外公开、学习培训、稽核科内审、考核办督查、第三方监督、信息系统设置等方式完成落实和固化,确保这些制度能够落地生根,人人遵守,养成习惯。
科技管理创新防控技术
“你看,这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公积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指着电脑上的软件,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自豪地告诉记者,该系统实现了网上审批、全流程管理,而且通过多参数配置,在系统内部设置了近百项的系统控制红线,凡是有逾越红线的行为,系统都会自动终止。
近年来,该中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中心岗位风险防控能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业务需求和风险防控,研发上线了新一代公积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新业务系统采用了身份证自动识别调取数据、指纹授权、各受托银行实时数据交换、网上银行、银行卡自动认证、电子水印、自动对账记账等先进功能,通过设置各岗位界面的审批权限,探索建立了“人控”与“机控”并行的控制模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业务差错和风险也进一步降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痕迹管理实现有据可查
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每一项工作都有据可查,该中心探索创新,构筑建立起痕迹管理体系。通过建立纸质痕迹和电子痕迹,全程记录每一项、每一笔审批业务工作开展的时间、依据、过程、内容、经办人等,使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留下痕迹。
该中心的各种业务档案大多数都是与资金有关的重要档案,以往中心的各种业务资料分散在各业务科室和县区管理部,存在着不规范、不安全甚至有篡改、抽逃、丢失等漏洞。为此,该中心专门成立了档案管理科,对业务资料实行集中规范管理,并制定了《财务核算归档标准》《归集、支取、信贷业务归档案标准》《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对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建档的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将以前审批使用的签章改为书面签字,部门之间的交接必须有交接记录,对档案的归档时间、保存年限、调阅、复制等均作了明确规定。
在该中心自主研发的网上审批系统中,电子档案模块实现了对业务操作全程的电子痕迹记录。通过对审批资料电子扫描,系统将自动建立永久保存和不可更改的电子档案,并进行自动分类、传递、存档,避免了复印件造假和变更档案的风险,同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电子水印技术,实时记录电子档案的采集、使用情况,从程序上和技术上加大了防控力度。
纸质痕迹与电子痕迹的双重管理,有效增强了所有业务经办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该中心被省档案局评定为省一级档案室和省电子档案示范单位后,2016年3月,又被评为河南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
内审管理强化内部监督
“资金风险防控,监督机制必不可少。只有加强监督,才能保证各个岗位的风险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郜鹏说。
该中心始终坚持把“监督与服务”作为内审工作的职能定位,全面建立“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内审工作机制。内审对象涵盖了信贷、归集、支取、财务等各项业务工作。其中,信贷业务审计实现了贷前审和每日审的事前审计,业务审计率达到了100%,其他业务实行前做后审、逐月审计,业务审计率达到了30%以上。
该中心还建立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机制,中层干部调整必须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确保交得清楚、接得明白。该中心不断加强对审计建议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强化审计成果利用,并将审计结果与职工个人绩效考核、科室管理部目标考核、评先评优等挂钩,不断提高内审绩效。
内审工作的开展,在该中心建立了一个强力免疫系统,从制度层面上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操作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约束,成为名副其实的“公积金卫士”。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尹晋华,省纪委副书记汪中山,省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刘林等领导先后到该中心调研风险防控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该中心被市审计局列为全市唯一一家内审试点单位,全省加强住房公积金廉政风险防控暨创建住房公积金行业群众满意基层管理单位会议在我市举行,该中心连续多年被省审计厅评为河南省内审工作先进单位,内审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问责管理落实责任追究
强化问责是增强员工担当意识的制度保障。该中心在我省率先制定出台了《焦作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责任追究办法》和《焦作市住房公积金业务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两个办法涉及责任追究的范围包括信贷、归集、支取、财务、信息系统、档案管理、考核、审计等工作,对责任追究的行为范围、责任界限的划分、责任追究的工作程序、责任追究的处罚种类作了明确规定。
如今,该中心失责必问成为常态。“谁签字,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问责机制进一步增强了该中心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大大减少了有章不循、屡查屡犯现象的发生,为该中心的业务运行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
一系列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现了安全运行。近年来,全市审批发放的88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实现审批行为零违规、当年回收零逾期、业务办理零差错。该中心先后荣获河南省风险防控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委局、河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内审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河南省服务型执法先进单位等称号。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