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媒体丨军医风采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上周本报最受关注的微新闻公布
冬游王莽岭 看动物表演
消息权威 发布迅速 互动良好
焦作地区政务微信排行榜
图片新闻
与病人难以割舍的感情让他执着奉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 年1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病人难以割舍的感情让他执着奉献
——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三病区主任梁学军
作者:本报记者 朱传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梁学军主任(左二)在指导科室医生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本报记者 朱传胜 摄
 
   

  精神科是一个容易被医学界遗忘的角落,精神疾病患者的世界也是一个世人无法理解的世界。面对一双双迷茫无助的眼睛、面对一颗颗需要呵护的心灵,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全军精神疾病防治研究所三病区主任梁学军说:“精神病患者也是有血有情的人,只是病魔让他们失去控制和理智,他们比常人更需要关爱。”正是因为对这些特殊病人难以割舍的感情,让他一路前行,执着奉献。

  不忘初心

  怀着社会责任感的他执着前行

  21年前,一个懵懂的年轻人误打误撞叩开了精神医学的大门。如今回首往事,梁学军依然无悔自己的选择。

  “我小时候体质不好,三天两头生病,经常到诊所、医院看病。那时,父母就说,让我长大后不当教师就当医生。”梁学军回忆说,“后来,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医学,结果考上后去上学时,学校把我调剂到精神卫生专业,就这样误打误撞进了这个行业。”

  2000年,从山东济宁医学院毕业的他,被当时位于山东兖州的第九十一医院特招入伍,成为精神科的一名医生。

  “当时,焦作这所医院叫160医院,2004年,两家医院合并后,我从山东来到焦作工作。”梁学军说。

  参加工作没有多久,与他一起到医院的同班同学就调换了专业。后来他得知,他们学校上几届的毕业生,有一半以上从事的都不是所学专业。在他平静外表深处,内心的斗争不时发生,焦点是坚守还是离开。最终,与病人难以割舍的感情征服了自己,他选择了坚守。

  在他看来,拯救一个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挽回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他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抛开社会的偏见,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16年。

  “精神疾病与其他病种不同,其他疾病大都是患者忍受着病痛的折磨,而精神疾病患者还要连累一个家庭,使得一个家庭都不得安宁甚至有的家庭为此走向解体。”梁学军心有感触地说,“修复精神疾病患者破碎的心灵,就等于挽救一个家庭。这个使命确实重大,我不会做一个‘逃兵’的。”

  以前,梁学军不怎么向别人提起自己的职业——精神科医生。随着社会对精神类疾病的了解增多,他觉得社会对他从事的职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村里以及附近村上到处乱跑的疯疯癫癫的人,其实,这些人通过治疗是可以医好的。”梁学军说,“自从我当上精神科医生,村里以及邻近村庄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常常找上门,让我为他们患有精神疾病的家人医治。后来,这些患者经过治疗,大多得到好转。那时,我的心里很有成就感。”

  为了医治好精神疾病患者,梁学军一心扑在事业上,将精力投入工作中。为了增强自己的医学本领,他又报考了第三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结束后,他还到第四军医大学进修1年。在名师的指点下,梁学军得以迅速成长,很快成为该院精神疾病诊疗领域的骨干力量。

  如今,梁学军在睡眠障碍、酒依赖以及各种精神、心理疾病上,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帮助众多精神疾病患者解开心灵的“枷锁”,重返家庭和社会。

  舍家为国

  心有大爱的他在驻港部队奉献一千多个日夜

  2009年国庆节期间,正在值班的梁学军,突然接到通知:10月8日到桂林参加集训,两个月后进入驻港部队。很少有人知道,在接到驻港任务时,梁学军才和家人团聚一年多。

  “执行驻港任务,一走就是3年,可孩子才刚刚3岁,父亲还在山东老家。”当时,面对家庭的重担和自己的使命,梁学军纠结过。更让梁学军没想到的是,在进港后的第五天,他便接到了父亲病危的通知。

  “那时候,我刚刚进入香港,对周围环境还不熟悉。没有手机,无法和家人联系。父亲病危的消息,是妻子经过多方联系才通知到我的。”梁学军说。当梁学军匆匆赶回山东老家时,57岁的父亲因为煤气中毒已经离开人世。踏进家门的梁学军,在父亲的灵柩前抱头痛哭。面对憔悴的妻子、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梁学军顾不得多想,在料理完父亲后事的第二天便返回了香港。

  一年后,岳父患癌症去世,梁学军坚持完成全营的讲课任务后才匆匆返回。在爷爷去世时,梁学军坚守在岗位上,没有参加老人的葬礼。

  作为家中的长子,在驻港3年的时间里,他接连失去3位亲人。作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面对驻港部队严格的管理制度、枯燥乏味的驻港生活,他以驻港精神和“把黑夜当白天,把雨天当晴天”的实干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把对妻子、孩子、老人的愧疚全部转化为工作上的动力。

  驻港无小事,事事连政治。驻港部队的管理十分严格,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士兵在驻港期间,只有在离开时才有机会外出参观一天,其余的时间都在军营里度过。

  “由于军营生活比较枯燥,很多士兵都会出现急躁、失眠、焦虑的症状。”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梁学军既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还要洞察战士们的心理状况。

  当一个个年轻的战士情绪低落地坐在梁学军面前时,作为一名专职心理医生,他必须将心中所有的痛苦和挣扎瞬间埋在心底,用微笑和耐心地劝导,帮助战士走出心灵的阴霾。

  驻港期间,平时工作任务就很重,参加重大保障任务时,更是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一年夏季,为了完成一次重大任务,战士们每天在高温下训练十几个小时,加上一连几天的阴雨天气,很多人出现了感冒、发烧等症状,驻港医院里,到处可以看到生病的战士在打点滴。

  梁学军不仅要负责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还要兼任内科医生。那段时间,他经常忙到凌晨才结束工作,接着,6时又要开始新的工作。

  “患有身心双重疾病的患者,心理上的疾病治疗不好,身体上的疾病就治不好,医生经常无所适从,必须经过心理疏导才行。”梁学军说。一位患有肺部疾病的年轻战士,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病情没有好转,便情绪低落、乱发脾气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梁学军每天都要到病房对他进行心理疏导,但对方极不配合。于是,梁学军把自己的宿舍搬到病房隔壁的值班室。一有空,他就找这名战士聊天。半个多月后,随着这名战士心理疾病的好转,身体上的疾病也康复了。

  “这名战士出院后,我们还经常保持联系,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梁学军倍感欣慰地说。

  作为驻港部队首位专职心理医生,梁学军以“特别讲政治、高度重使命、严格守法纪、开拓创一流”的驻港精神,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并主编了《驻港部队官兵心理健康常识100问》一书。

  “3年的锻炼和磨砺让我收获很多,重新回归部队之后,我将用驻港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梁学军如是说。

  不懈追求

  开拓创新的他在奋进中不断建功立业

  梁学军所在的科室,医治的大多是社会上送来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为了医治好这些患者,他不断探索、刻苦钻研,在不同精神疾病诊治上卓有成效。

  市民老李是一名酒精依赖症患者,有着近10年的酒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肌肉、骨头经常莫名其妙地酸痛。每天只要睁开眼,他就想喝酒。如果不喝,就会手抖,严重时甚至扣不上衣扣。晚上睡觉前,他如果不喝烈酒,根本无法入睡。近几年,他更是变本加厉,每顿都要喝半斤至一斤白酒,酒鬼这个称呼就落到了他头上。为了喝酒,可以说他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为此,他不仅葬送了辛苦创办的公司,原本幸福的家庭也面临破裂。

  去年,为了戒掉酒瘾,他慕名找到梁学军医治。根据老李的病情,梁学军让其入院治疗,使其处在与酒隔绝的环境里,然后在药物控制戒断症状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疏导、经颅磁刺激及认知行为矫正疗法,对老李进行综合治疗。最终,在梁学军的精心诊治下,老李终于摆脱酒精依赖症。

  前不久,一名患者身体莫名其妙地疼痛却又查不出病因,辗转于郑州、北京一些大医院医治,仍是无济于事。后来,经梁学军诊断,其患的是躯体化障碍,病根在心理。在他的精心治疗下,这名患者得到康复。

  “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往往是今天头疼,明天胃胀,身体到处不舒服,严重时往往怀疑自己患了严重的疾病,如癌症。近年来,患躯体化障碍的人越来越多,在这个方面,精神科医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梁学军说。

  在治疗重症精神疾病上,目前西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用药上,精神科医生都是在治疗疾病与减轻药品副作用反映上寻找一种平衡——既能在治疗精神疾病上取得疗效,又不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不过,这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重症精神疾病且有并发症的患者,在诊治上存在着一种困境。为了破解这样的治疗局面,梁学军率先尝试引进中医对这些患者进行治疗。在针灸等中医绿色外治疗法的配合下,通过医治多名精神疾病患者,梁学军发现,这种方法显著提高了治疗重症精神疾病的疗效。目前,在梁学军的支持下,该科引进一名中医硕士,加快了中西医结合探索治疗精神疾病的步伐。

  在多年临床的基础上,梁学军目前撰写了57篇学术论文。40岁刚出头的他,就已经成为该院为数不多的学术论文“高产”医生。有付出就有收获。如今,梁学军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焦作市特等奖1项。基于此,去年,梁学军荣立个人三等功,还当选全军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面对荣誉,梁学军表现得很淡然。他说,荣誉越多,压力就会越大。但他表示,作为一名军医,会一直心系精神病患者,为减轻他们的疾苦而努力,为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