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健康之路 上一版3
ACTIVE基层医师心血管疾病培训项目在我市启动
关节镜微创技术又有新突破
每顿吃太饱影响肝脏健康
一吃饭就打嗝是什么病
儿时生活规律 长大自控力强
牙结石不清小心牙齿提前“退休”
吃得油腻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冬季话说心脑健康
大雪时节常喝三种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吃饭就打嗝是什么病
首先要排除胃病,还要警惕中风、肿瘤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吃饭着急或边吃边说吞入较多的空气,就会出现打嗝。偶尔打嗝不是病,可是一吃饭就打嗝或是不停打嗝就要当心了。

  打嗝在医学上的专业名称是“呃逆”,进食之后的打嗝是由于横膈肌、肋间肌痉挛,使声带发出一种特有的声音。打嗝与嗳气不同,嗳气是指胃内积存过多气体后,由胃经食管自主或不自主地涌出,同时发出一种冗长而低调的声音,一般多发生于进食之后,常伴随反酸同时出现。

  打嗝分为功能(生理)性和器质(病理)性两种类型。人们偶尔打嗝和饭后打的饱嗝,主要是因吞咽了消化液(唾液)、水或饭时,刺激了膈肌所致,这种属于功能性打嗝。打嗝一次发作持续达48小时是急性打嗝;慢性打嗝通常是持续性或复发性的,且多为病理性的;打嗝持续时间大于2月是顽固性打嗝。频繁的顽固性打嗝并非小事,很可能是疾病的传递信号,它可能预示着以下疾病:

  胃部疾病。如果经常出现嗳气、打嗝的现象,甚至不吃饭都会打嗝,就有可能是胃部疾病,常会伴有上腹部隐痛、胃疼、食后饱胀、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时轻时重,可能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因此,如果打嗝无法自行停止,同时还伴有标志性的胃部、胸部或咽喉灼痛感,那就应该去找专科医生。

  中风预警信号。发生在后脑部位的中风,容易引起顽固性打嗝,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见。对于老年人,反复打嗝更需要引起注意,因为这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中风之所以出现打嗝的症状,原因在于:中风后,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中枢、脑干迷走神经核,调控呼吸心跳的脑血管发生阻塞,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成迷走神经异常放电,横隔膜的肌肉不断收缩,导致打嗝;另一方面是脑中风后常会发生应激性溃疡而致打嗝。

  癌症信号。连续打嗝要当心癌症侵袭,如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肝癌的患者会出现连续打嗝的症状。

  脑肿瘤和头部外伤。肿瘤或外伤后刺激脑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膈神经痉挛也可引起顽固性打嗝。肺炎、支气管哮喘、酒精中毒、痛风和尿毒症等代谢性疾病也可引起顽固性呃逆。

  日常生活中,易打嗝的人要注意饮食,放慢进食速度,不吃坚硬难消化及辛辣、生冷食物,尽量不要喝咖啡、浓茶等,戒烟酒。对于顽固性呃逆,特别是打嗝伴有吞咽不适、咽喉部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不适等其他症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原因。

  时 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