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焦作青年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弘扬志愿精神 让焦作更美好
团市委+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科级代表队晋级半决赛
省焦作监狱举办第四期道德讲堂
让互联网惠及更多山区农民
让博爱竹林真正“活”过来
市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 成为首批全国示范性综合服务平台
我市寻找流浪人送温暖志愿服务项目 在全国比赛上获银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瑞彬:
让博爱竹林真正“活”过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王瑞彬在检查喷灌管路。
  本报记者 贾定兴 摄
 
   

  本报记者 贾定兴

  “创新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将我们博爱县的竹林资源,结合‘竹林七贤’的历史,将生态、环保、健康的博爱优质竹笋品牌在这片土地上叫响,真正盘活这里的竹林资源。”12月7日,在博爱县鸿昌街道七方村一片茂密的竹林里,王瑞彬一边检查喷灌管路一边说。

  10月25日,在团市委牵头举办的“火马杯”焦作市青年创新创业之星大赛决赛上,王瑞彬依靠良好的思路和发展方向,其博爱竹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获得三等奖。

  作为土生土长的博爱人,王瑞彬对博爱竹林可谓爱得深沉。“小时候,放学后,我常和村里的小伙伴在老房子后的一大片竹林里捉迷藏、挖竹笋,可以说,我的童年是在竹林里度过的,竹林承载了我太多的儿时回忆。”1980年出生的王瑞彬,1997年参军,2000年退伍参加工作后,始终割舍不下对竹林的特殊情感。

  2010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瑞彬回到了家乡。“当我走到那片竹林的时候,看到竹林大面积荒芜,杂草丛生,根本看不见竹子,可惜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瑞彬惋惜地说。王瑞彬告诉记者,博爱竹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著名的“竹林七贤”曾活动于此,这里的竹林是世界纬度最北的成规模竹林,因其生长环境特殊,竹笋的口感优于南方竹笋,具有硬度大、韧性强的特点,所产竹器是皇家贡品。

  为了让自己心中那片竹林重新“活”过来,王瑞彬到浙江安吉、安徽霍山、山东济南、河南商丘等地考察后,在竹林里开展了土鸡饲养、平菇种植、木耳种植、药材种植等多个项目。经过多年的探索、试验,王瑞彬发现,一种名叫“赤松茸”的食用菌特别适合在竹林里生长。王瑞彬于2015年4月注册了博爱县祥竹种植专业社,开始销售“赤松茸”和博爱竹笋。

  许多人看到王瑞彬竹笋事业的内在潜力,纷纷上门找他,表示愿意合作。王瑞彬和对方谈起了利用“竹林七贤”的历史文化盘活博爱竹林的想法,这种看似怪异的行为,让许多投资方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王瑞彬从不放弃,他动情地说:“只要能盘活博爱竹林资源,不让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博爱竹林继续消失,我愿意给对方打工。”

  “通过参加这次大赛,我结识了很多焦作本地的青年创业者,市领导和团市委对我们给予了支持,让我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我发展博爱竹林的创业之路。”王瑞彬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