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焦作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发力全域,焦作旅游迎来拐点
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
心怀梦想 扬帆起航
我市旅游年票发行近2.5万张
高铁搭平台 诚邀八方客
我市开展旅游安全大检查
市旅游局县级组代表队进入辩论赛半决赛(第二轮)
“云上的院子·乡村度假小镇”项目启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力全域,焦作旅游迎来拐点
本报记者 王 言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郑云高速开通后,云台山迎来冬日旅游小高峰。 倚歌和之 摄
 
   

  11月26日,郑州至云台山高速公路武陟至云台山段正式开通,郑州至云台山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郑焦铁路通车运营,焦作至北京、上海高铁正式开通,太焦客运专线、焦济洛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焦作这个曾经偏离中原城市群“十”字形交通干线,又有黄河天堑天然阻隔的城市,迎来了大交通时代的黄金机遇。

  对焦作旅游而言,大交通是一把双刃剑!

  异军突起的焦作旅游,在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后,步入“瓶颈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过夜经济一直是焦作旅游的痛点。如何从门票经济向休闲度假经济转变?如何拉长“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如何站上下一轮竞争的前沿高地?

  “二次创业”战鼓擂响!

  转型提升何处破题?全域旅游!

  顺势而为

  全域旅游站上风口

  11月26日,在云台山+文旅养项目推介暨签约现场,修武县响亮提出:修武要成为郑州的“势中心”。

  “势中心”就是多个大势所趋“风口”的重合点。文化底蕴、自然生态、政治生态、发展态势,加上更加便捷的高速公路、高铁,抢占“势中心”,修武县当仁不让。而云台山景区作为焦作旅游的龙头,更须借势谋势,这个势,就是全域旅游。

  今天的优势跑不过明天的趋势。博爱县致力打造豫西北、晋东南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就是开启大门的金钥匙。

  何谓全域旅游?全域旅游就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来打造,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系统旅游。大旅游时代,“快走慢游”是趋势,唯有跳出旅游抓旅游,把城市作为最大的休闲基地规划建设,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才能实现产城融和、景城融合,走向大市场、大产业。

  顺势而为,市委、市政府实施旅游“二次创业”,依托“太极圣地、山水焦作”两个品牌,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动我市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奋斗目标令人期待:到2017年,修武县、博爱县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18年,其他县(市)区基本达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标准,焦作市创建成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全市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力争达到5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1.5%、13.5%,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市GDP比在16%以上,旅游就业人数达到55万人,旅游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在20%以上,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业,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以上。

  大幕已经拉开,且看如何作为!

  谋势而动

  试点创建风生水起

  作为我市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县,修武县和博爱县先行先试,勇于探索。

  12月5日,记者在云台山景区看到,私家车一辆接一辆,郑云高速开通后,来自郑州及周边城市的自驾游人数持续上升。据统计,郑云高速开通一周以来,该景区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83%,其中郑州地区游客同比增长128%。

  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而“来”得快的背后,是“去”得快,如何让游客留下来,是一道不容回避的选题,也是打造超级旅游目的地的必经之路。

  拿什么留人?全域上做文章。

  巨幅3D地画,VR体验……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提升服务和舒适度之外,云台山景区跳出景区做景区,将联合云台山镇,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打造美丽乡村。同时,以云台山为核心,带动景区内太行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打造休闲度假民俗产品,为全域旅游作支撑。

  围绕龙头优化产业布局,修武县深入推进好利来甜蜜小镇、世贸天阶小镇等28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旅游+”,围绕一、二、三产业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多产业大链条联动发展格局。

  与腾讯合作打造智慧县城,是博爱县打造全域旅游的大动作。在互联网时代,不仅青天河景区实现WIFI全覆盖,整个县城也将实现WIFI全覆盖,如火如荼的旅游电商拉近了百姓和网络的距离。

  青天河景区重点加快旅游服务区、休闲度假中心等旅游项目建设,打造集水上观光、山地休闲、滨河度假于一体的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区。

  一乡一业,每个乡镇都有亮点;专业市场,怀商文化氛围浓厚;可行可感,工业游即将启动……博爱县将把全域旅游作为转型提升的突破口,努力建立顺应全域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机制,各行业积极融入,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吸引要素,全面满足游客全方位体验需求,形成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挟势而作

  顶层设计考量创新

  全域旅游不是一个发展目标,而是“无所不至”的旅游发展新需求倒逼形成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机制,是旅游发展期待达到的一种新境界,需要按照“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从业者”的更高要求,以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机制积极探索和推进。

  记者在博爱县的微信支付一条街上看到,人们在这里购物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人气很旺。其实,这也是释放一个信号:无论你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便捷生活就在你身边。

  如何让游客进得来、行得畅、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费?公共旅游设施、公共旅游服务、多业态的旅游体验产品跟得上吗?

  我市有三个AAAAA级景区,然而,各大景区间至今未形成旅游交通大环线,云台山每年700万的庞大人流未实现向其他景区引流,共赢的大格局还有待形成。

  郑焦铁路开通后,来到焦作的外地游客却发现,火车站找不到通往各大景区的专用旅游车,全市找不到当地特色的小吃一条街,中心城区还缺少一个成规模的、让游客可行可赏、可品可感的综合服务场所。大交通来了,我们的应对还有很多不到位。

  乡村旅游渐入佳境,然而基础设施有待改善,交通未能串点成线,形成大气候和大态势,还需很多努力。

  城市就是景区尚须打造精品,市民的文明素养能否和美丽城市相得益彰?

  市旅游局局长赵卫星表示,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抓好全域旅游八项提升工程:旅游产品开发提升工程、旅游项目建设提升工程、旅游要素完善提升工程、中心城区旅游发展提升工程、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工程、旅游宣传营销提升工程、旅游行业监管提升工程和文明素质教育培养提升工程,打造全民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