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在冬日暖阳之下,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的村民纷纷到户外晒太阳。
“张书记,这是急着干啥去?”路边的村民看见常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丽艳从身旁经过,喊了她一声。“‘娘家’来人给村里送点儿东西。”张丽艳一边说,一边往村口赶。
张丽艳口中的“娘家”就是她的供职单位——沁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当日,趁着天气晴好,该局组织人员把一些办公桌椅和本单位职工捐赠的四大箱衣物送到常平村。
常平村位于沁阳市北部太行山豫晋交界处,郑常、常付公路在此交会,虽然交通还算顺畅,但由于地处山区,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全村636户2700余人中就有183户638口人处于贫困状态,特别是2002年实行退耕还林后,广大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只有从事交通运输和外出务工。
在担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后,张丽艳就积极想办法,帮助村里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幸沁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是她的强大后盾。这不,大雪过后,山里的积雪还未化完,该局就将办公桌椅和本单位职工捐赠的衣物送到了村里。
经过一上午忙碌,一张宽阔的会议桌在常平村村委会二楼会议室安装好了。“有了会议桌,以后村两委会开会就正规了,不再‘打游击’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生高兴地说。
沁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常平村的帮扶形式多样,除了物资支持,还帮助该村申请政策资金,对村内一个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的旧水池进行维修改造,将其打造成了一个既可蓄水又可休闲娱乐的场所。
“为了常平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贫困村民早日脱贫致富,我与村两委会成员反复研究,可谓绞尽脑汁。考虑到山区光照时间长的特点,我们目前正在规划一个光伏发电项目。”张丽艳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