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当前“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热潮中,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如何助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本报特邀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做客本报网络直播间,就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相关话题与网友们进行沟通交流。
特邀嘉宾:
杨吉喜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周继革 市司法局副局长兼市依法治市办公室主任
原有成 市司法局副局长
闫荣涛 市司法局副局长
记者:我们司法行政机关都有哪些职能作用,近年来都获得了哪些重要荣誉?
杨吉喜:司法行政机关主要承担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三大职能。一是行使刑罚执行权。二是行使行政强制权。三是指导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四是承担法律服务指导管理职责。五是组织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六是承担法律职业人才选拔职责,组织实施国家司法考试。七是会同检察院、法院选配管理人民监督员、人民陪审员,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和人民陪审员制。
2013年以来,市司法局多次被省司法厅表彰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16年,我市被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表彰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记者:目前,焦作法治宣传教育品牌已经叫响全国。请介绍一下我们法治宣传工作都有哪些亮点?
周继革:一是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全民学法用法取得新成效。二是坚持项目带动,示范引领,法治焦作建设取得新成效。五年来,有39个单位被命名为“法治型政府”“法治型机关”创建示范单位。全市200个示范单位、186个行政村(社区)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三是坚持创新载体,培育亮点,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市本级投资近100万元建成3个法治公园。目前,全市有法治游园8个,法治街区15个,法治长廊100余个,法治园地4000余个。
记者:人民调解也是我市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亮点,请问这项工作我们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原有成:一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规范保障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二是健全了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基本实现了“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三是配齐了专职人民调解员,基本实现了“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员”。四是规范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五是保障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确保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者:近年来,法律援助工作作为政府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项目,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闫荣涛:近五年来,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万余件,接待咨询10多万人次,为受援人挽回损失达1.2亿元,有10余个案件成为全省“精品”法律援助案件。多年来,我市多家法律援助机构多次获得“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河南省优秀法律援助中心”等荣誉称号。
记者:我市司法行政工作都有哪些工作亮点及特色品牌?
杨吉喜:一是服务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成效明显。全市律师在1300余家政府部门、企业中担任法律顾问,每年办理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5000余件,为企业审查经济合同4000余份,代理法律事务3000余件,帮助企业追回欠款2000余万元,为企业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二是人民调解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共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平台2087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11个、乡级106个、村级1969个,选聘247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落实市县人民调解工作经费2050万元。2013年以来,全市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3万余件,调解率100%,调成率97.5%。
三是基层基础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106个司法所新增带编制人员189人(新调入168人),在编在岗人员达到305人。按照人均1.6万元标准,落实司法所公用经费500余万元;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分别成立了社区矫正科(加挂社区矫正执法监察支队)和社区矫正科股(加挂社区矫正执法大队),调配专职工作人员20人,每个司法所落实了1名社区矫正工作专干。
四是普法宣传载体丰富更接地气。全市广泛开展“法律七进”和“三下乡”“三进村”“三入户”的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举办法治讲座30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万份,受教育群众达100万余人次。修武县、中站区分别获得全国、全省法治创建先进县区,全市197个行政村(社区)分别被评为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名个人荣获“全国普法先进工作者”称号。
五是法律援助工作叫响焦作品牌。市法律援助中心和孟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修武县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律援助中心”。驻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室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便民示范窗口”。
六是维护稳定工作再创骄人成绩。市监狱连续实现14年监管安全无事故和22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市太行强制隔离戒毒所连续14年实现安全“六无”目标。
记者:请给大家介绍下“七五”普法都有哪些新的举措?
周继革: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治理”责任制,建立完善普法责任清单制度。二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平台建设,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宣传制度,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新媒体宣传模式。三是强化“法律七进”主体职责和义务,建立完善司法、执法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以案释法制度。四是发挥好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法治文化活动持续健康发展。五是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网络建设和强化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六是加强组织保障。重点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体制。七是强化监督,建立完善普法依法治理考核评估体系。八是落实经费保障。
网友【沁园春】:我想打官司,却不懂诉讼程序,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像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闫荣涛:大家可以通过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关注“焦作市法律援助中心”微信公众号、前往法律援助中心接待室面对面咨询等几种方法,寻求法律援助。这些法律服务都是免费的、义务的,老百姓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即可获得我们法律援助中心优质、高效的服务。
网友【清风徐来】:“互联网+法治宣传”专项行动,是我市“七五”普法规划的亮点。请现场嘉宾具体阐述一下。
杨吉喜:我们一直在探索新兴媒体与法治宣传教育的融合,构建立体化、全覆盖宣传格局,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专项行动,加强普法网站建设,提高焦作普法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运行质量。目前,全市50余家部门建立了普法网,在80多个广场视频、100多个楼体视频、1000余个单位LED显示屏,不间断开展法治类公益宣传活动,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普法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记者:下一步,我们的人民调解工作有哪些创新举措?
原有成:一是督促指导200人以上的企业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二是进一步整合法院、公安、司法行政、保险等部门资源,加强和规范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平台职能作用,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记者:我市司法行政系统在助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中有哪些重要举措?
杨吉喜:一是围绕一个“活”字,深化普法依法治理。要做到“一三五七”,即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打造法治文化平台、媒体传播平台、队伍宣讲三大普法平台,突出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人员、农民五类重点群体,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活动,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抓住一个“和”字,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即树立“综合治理”一个理念,实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两个满意”,强化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公调对接“三调对接”,搞好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开展重大节日必查、重大活动必查、重大敏感节点必查、发生重大舆情社情必查、规定的排查节点必查“五项必查”,做到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必报、重大安全隐患必报、重大群体性聚集上访苗头必报、发生重大舆情社情必报、重大灾害事故必报、需上级协调解决的纠纷必报“六个必报”,切实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三是突出一个“实”字,搞好法律服务工作。从全市律师队伍中抽调20名优秀律师,服务全市“50强”“50高”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建设项目。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法律体检”专项活动,为企业提供金融证券等高端法律服务。开通公证服务直通车,简化办证、出证程序,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收费、即时办结”的一条龙服务。
四是紧贴一个“惠”字,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延伸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网络,构建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圈”,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实现法律援助申请快捷化、审查简便化、服务零距离。
五是盯紧一个“稳”字,规范特殊人群管理。做好罪犯、戒毒人员和特殊人群的监管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后,我们司法行政系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站位全局,服务中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保障水平,为加快“四个焦作”建设、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