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环境得以整治,孩子们安全上学,是幸福;无论走在大街小巷还是居民楼院,都有“红马甲”“红袖标”守护平安,是幸福;有了邻里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员及时上门调解,是幸福……
从古至今,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有两个,一个是富裕,一个是平安。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富起来的百姓更盼望平安。今年年初以来,该区紧紧围绕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这一主线,倾力构建平安山阳大网络,将社会矛盾化解在了基层,人们普遍享受到了平安建设带来的实惠,平安建设成为加快该区经济发展新的资源和保障。
“平安是民生之需,稳定是发展之基。没有平安,就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没有平安,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秩序;没有平安,人民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平安建设,才能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创造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该区区委书记卢希望说。
夯实基层基础 构筑铜墙铁壁
“外出时,大家一定要注意检查家中的门窗是否锁上。”每晚7时至8时,居住在该区艺新街道艺新社区的居民,都会听到老兵义务巡逻队员用喇叭提醒着注意事项。
据了解,该区艺新街道由14人组成的老兵义务巡逻队,分成4组,每天早晚佩戴红袖标在辖区巡逻,并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工作,随时提醒居民增强防范意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问询可疑人员87人次,提醒居民及时锁电动车15件次,参与或协助社区调处邻里矛盾纠纷19起,做好人好事28件次。这是该区推行“四防”联动管理、开展特色服务的缩影。
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坚持以人防为主体、物防为基础、技防为重点、联防为核心的原则,倾力打造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一是壮大人防力量。该区严格按照“一村(格)一警”工作要求,招聘、培训辅警118人,全部配备到了各村(社区)。同时,发动网格管理员、协管员,调委会成员、环卫保洁员、城管队员、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全区开展的“红马甲”“红袖标”群众义务巡防活动,目前已向公安机关报告案件线索36条,制止违法犯罪行为45起,为群众提供帮助服务156人次。二是增加物防建设。充分利用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大中专院校、街道等现有设施,采取共需共建原则,按照“六有四统一”标准,合理调整,规范建设,科学合理增设了13个警务室。三是提升技防水平。对原有视频监控探头进行全面普查、检修、维护,接入市、区二级公安监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并筹措资金800万元,全力开展视频监控“400+”建设任务。四是推行联防联治。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网格员带领物业管理人员、楼院长、志愿者等对小区治安防范开展群防群治,开展“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活动,充分调动居民群众的积极性,落实好门店联防,邻里守护,织密治安防控网络。
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用、劲往基层使、力从基层发,才能不断夯实平安稳定的基层细胞,才能整合基层力量推进综治工作网络向基层延伸。为此,该区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考核内容,并从组织领导、干部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组织观摩学习、指导规划设计、落实以奖代补资金,整体推进工作开展。同时,巩固拓展“三室一厅”职能和效用,注重在培育典型、打造亮点上下功夫,全面铺开街道、社区(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9个街道、52个社区(村)已全面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治、司法、信访等各项工作统筹协调、联动融合,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一套系统管理、一个平台服务。
平安建设为了群众 依靠群众 发动群众
“冬季出租房屋防火安全要注意”“不要到路边的无证小店、小摊买食品”……连日来,在东方红街道文化巷社区,随处可见的平安建设宣传展板,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观看。
从11月份起,该区组织开展了“大走访、办实事、促和谐”爱民实践活动,各街道、政法各部门、相关成员单位迅速行动,以舆论宣传引导为方向,通过开展入户走访调查、案件事件回访、落实便民服务、解决问题困难等措施,赢得辖区居民对平安建设的了解、理解、支持、参与和好评。活动开展以来,已走访居民1.1万余户,发放各类宣传彩页和“致辖区居民群众的一封信”2.4万余份,通过短信、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发送各类宣传信息2万余条;举办大型法律咨询宣传活动3次,提供法律咨询帮助80余次,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件次,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5件,消除各类治安隐患9处。
“法院管不着、村居管不了、部门管不好”,是许多矛盾纠纷的共性。小矛盾也可能引发大冲突,小纠纷也可能引爆“火药桶”。如何化解?山阳区各街道积极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勇于探索,不断拓宽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辖区焦东街道老魏工作室,以老党员为骨干的112名志愿者,组成医疗服务、义务巡逻、法律宣传志愿者服务等8个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活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0余起,组织大型法制宣传和科普宣传活动9次;新城街道选取2个村、6个社区探索建立“百姓说事点”,信息员、调解员利用16套简易的石桌、石凳现场接受辖区居民提意见、说建议、谈看法,近距离、接地气的氛围,令居民踊跃参加,8月份以来收集各类信息86条,现场解决各类问题或纠纷32件,及时有效化解了20余起矛盾纠纷。
掌控治安主动权 撑起发展保护伞
“平安是群众幸福的基本诉求,是重要的发展环境。我们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纳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与经济社会建设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受到群众拥护和欢迎。”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建超说。
该区的服务理念到底扎根多深?从对社会环境的净化治理中可见一斑。该区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刑事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今年年初以来,相继组织开展了“春季护安”“夏季固安”、打击盗抢骗、缉毒收戒、太行亮剑、今冬明春社会治安整治等专项行动,始终掌握社会治安主动权。元月份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共立刑事案件1891起,同比下降21%,侦破刑事案件692起,同比上升15%,刑事移送起诉338人。办结治安类案件712起,行政处罚346人。
该区综治办组织公安、教育、工商、城管、文体等部门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坚持“滚动排查,滚动治理”模式,对全区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进行总体分析研判,相继对柳庄村流动人口管理混乱、东焦作村涉黄、嘉隆国际周边盗窃案件多发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并落实属地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治限期,实施跟踪问效,实现了“整治一个,辐射一片,稳定一方”的效果。并相继开展了取缔校园及周边非法经营摊点及黑网吧集中行动,共排查消除各类治安隐患13项,清理占道经营商贩25处,清理违规占道摊点18处,整顿无照、无证件现场加工食品商铺2处,保障了学校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
在对企业、项目周边治安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中,该区政法各部门密切协作,从打击强买强卖、封门堵路、阻工扰工、断水断电、聚众闹事、盗窃侵占等危害企业正常经营秩序、干扰重大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入手,及时处理了15起治安案事件,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帮助、治安服务40件次,在震慑各类违法犯罪的同时,切实保障了企业、项目业主、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安心经营、放心发展撑起了“保护伞”。
稳定助发展,平安促和谐。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公安机关共接报有效警情16925起,同比下降28%,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根本目标。全区受理、排查出各种矛盾纠纷630起,100%及时化解。通过积案攻坚、领导包案等措施,处理重大社会矛盾4起,避免了2起有可能民转刑案件和3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发生。社会治安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赢得辖区群众对综治创安工作的高度评价。
平安建设任重道远,长治久安不懈追求。山阳区对平安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内涵不断拓展、水平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既富又安”之路,使平安、和谐、幸福交融在一起,成为全区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