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举办“百姓文化超市”“快乐365”“社区欢乐总动员才艺大比拼”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建立区、街道、社区(村)和楼院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组织34场“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近年来,解放区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像细雨滋润城市角角落落,沐浴着城市文明和谐之花,耀眼夺目。在我市三年时间迈入我省“第一方阵”新目标的推动下,该区通过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形成与经济社会向科学发展转型相适应的文化动力、文化条件和文化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该区围绕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标,按照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工作思路,加强对文化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先后出台了《解放区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解放区加快社会文化组织实施方案》《解放区创建美丽楼院文化实施方案》等文件,每年列入区财政预算100万元的社会文化组织发展基金,扶持文体队伍发展,构建区、街道、社区和楼院四级文化网络。该区在428个楼院建立“331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模式”,选定上白作街道上白作村、王褚街道锦祥花园社区、七百间街道西城美苑社区、新华街道鸿源社区等10个基层单位先行试点,全面推广“4+7”服务模式,即有综合服务楼、户外活动场、文化宣传墙和群众舞台4个文化场所,基层文化服务中心设立有组织、有制度、有账户、有专干、有队伍、有活动和有品牌7个模块,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人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建设阵地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自2010年以来,该区将辖区艺术院校、文化培训场所的艺术专业教师和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志愿者组织起来,在区、街道、社区(村)设立文化专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文化活动中心场地优势,吸引高水平的文化人才组织指导文艺团队,使文艺团队水平大幅度提升。截至目前,该区有群众文体骨干3000余人,三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2400余人,长年参加文体活动的居民达5万余人,拥有体育健身辅导站122个,建立起太极拳、广场舞、门球、气排球等单项文体协会110余个,发展各类文体队伍200余支。
为了让群众享受更为丰富的免费“文化大餐”,该区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该区文化馆吸引舞蹈、戏曲、合唱等30余支队伍长期从事文化活动,下基层慰问演出20余场次,举办书法、声乐、模特、绘画等培训班10余期,参加市级文体培训班2期,义务培训文体骨干4000人次。该区图书馆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实行错时延时开放,在正常作息时间以外,延迟1个小时下班,空调免费开放,义务提供开水、存包柜等业务,更新导引标志,丰富图书报刊种类,为广大读者打造良好的借阅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体系,每月接待借阅、阅览者达1.2万余人次。该区利用“百姓文化超市”网络平台,将辖区文化服务品牌、优秀文化人才、文化活动阵地、非遗数据库、免费培训课程、优秀图书以及讲座培训等资源全部整合到该平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需求信息实时对接、传递和反馈。该区在辖区居民楼院、街心游园等场所,开展以广场文化、游园文化、楼院文化、家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娱乐活动,每年举办广场文化活动50余场次。该区把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列入民生工程,全年安排276场次,在全区23个行政村实施“一村一月一场”的电影放映工程。今年7月,该区与焦作电视台合作,打造的大型群众综艺“解放区社区欢乐总动员才艺大比拼”比赛活动,将比赛舞台搭在社区楼院里,吸引辖区9个街道、34个社区、400多个楼院的3000多名群众参加海选,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成为解放区集中展示群众文化风貌的一场盛宴。(李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