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子东南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硕士生导师;大外孙是清华大学和米兰理工大学的双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并获得了“火马杯”焦作市青年创新创业之星大赛一等奖;长孙现正在上海交通大学读医学博士;小外孙前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一个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子孙呢?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张咸贞家,为你讲述这个家庭背后的故事。
张咸贞今年已经72岁了,是省作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是《焦作日报》老年记者。交谈中,她一直说:“‘八字家训’圆了儿孙的成才梦。”
“正直、勤奋、节俭、上进”,短短八个字是父亲留给张咸贞最宝贵的财富。她不但以此为行为准则,并以此为家训,惠及三代。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一家人生活和睦,子孙也已成才,是美名远播的“最美家庭”。
“子不教,父(母)之过”,曾经教过30年书、获得过无数荣誉的张咸贞深谙这个道理,她深知:教育好后代是对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如若连自己的孩子都管理不好,即使工作做得再好也有缺憾。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家庭来说也是如此。“为了让孩子们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好,我要当好他们的人生导向标,一步一步将贴在墙上的家训转化为提高家庭素质的成果。”张咸贞说。
树人好比树木,想要子孙成才,首先要把他们引入正直、无私、善良的正道。“只有孩子们一个个都堂堂正正地做人,做家长的才会活得坦荡无虑。”张咸贞说。
张咸贞讲起了发生在小儿子身上的一件事。那是上世纪80年代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护林员找到了张咸贞,说小儿子毁坏了集体的一棵幼树。“那时,我真的不能相信儿子竟然做出这种事。”她说。经过仔细询问,原来是邻居家的男孩毁坏了树木,因怕回家挨打,便让张咸贞的儿子替他扛下了过错。知晓此事后,张咸贞当即带着小儿子和邻居男孩,到原地补种了一棵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此后,小儿子做事始终坚持原则,不越雷池一步。
勤奋和节俭也是张咸贞一直秉承的信念。勤奋,不光是劳作,还有为实现理想的顽强和拼搏。对待儿孙,张咸贞教导他们生活要讲求秩序与质量,待人接物也要谦虚、谨慎、热情,既要热爱读书,还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们自食其力惯了,自然就不会懒惰。”张咸贞说,“除了勤奋,节俭也是传家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节俭不但是生活上的简朴,更是珍惜,也饱含着对劳动者的尊重。
“有了正直、勤奋、节俭,不愁孩子们不上进。”在张咸贞满足和幸福的笑容中,记者也感受到了她多年努力结出累累硕果的那分美好与愉悦。
现在的张咸贞家,慕名上门“取经”的人不断。对于求教者,她常说:“要想孩子有出息,既要做好衣食供养,也要当好‘精神上帝’,塑造灵魂更是长期的课题。”诚然,做母当如斯,做人当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