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市人才交流中心流动人员党委在沪成立党支部
首次使用社保卡时修改密码即可 无须扎堆办理
我市2016年职业技能大赛成绩揭晓
李海滨:打工仔变身“创业之星”
我市农民工返乡创业风生水起
2016年职工医保慢性病鉴定工作结束
和艳利:让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博爱县启动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暨 2017年参保缴费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艳利:让传统技艺焕发生机

作者:本报记者 杜 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今年45岁的和艳利来自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庙镇和庄村,她不顾外地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投入村里的传统行业,承担起芝麻糖生产传承人的重任。目前,她是祥云芝麻糖专业合作社法人,已有社员150余户、职工130余人,年加工800多吨糖果制品,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芝麻糖是和庄村的传统糖果制品,已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但是,工艺简单的小作坊生产方式一直制约着芝麻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到2000年时,村里原有的八九十家生产作坊只剩下十几家苦苦支撑。“芝麻糖的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老祖宗传下的技艺不能丢!”和艳丽不顾外地的高薪聘请,毅然决然回乡办企业。她和爱人商量后,决定投入村里的传统行业,承担起芝麻糖生产传承人的重任。

  不懂技术,就拜师学艺。从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种物料的采购、制作,和艳丽都严格把关;没有市场,就从自己村卖起,不断开拓外地市场。白天在厂里劳作,夜里到新乡、郑州等地送货。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和艳丽意识到,只有不断改进工艺,才能提高芝麻糖的档次。于是,她到湖北省孝感市一家麻糖厂无偿帮工一个月,终于学成手艺。她把学到的手艺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生产出来的芝麻糖又脆又酥,口感很好,品种由几个增加到十几个,生产周期由4个月增加到8个月。至此,和艳丽的芝麻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2007年11月,她注册“和酥牌”商标;2008年5月,注册祥云芝麻糖专业合作社;2009年2月,通过QS认证;2014年,“和酥牌”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目前,合作社占地20余亩,有社员150余户、职工130余人,注册资金500万元,年加工800多吨糖果制品,年销售额达1800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现在,合作社又研制开发出贮藏时间长、口味多样化的姜糖片、曹操一口酥、山药酥等新产品,为当地农民致富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014年,和艳丽接触到电子商务这一新模式。“现在,合作社努力吸收更多年轻人,逐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阿里巴巴、上微信,做现代化营销,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艳丽相信:芝麻糖虽小,也能做成大产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