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百姓文化超市微信订阅号上线运营
王小平到国家水利部对接工作
大民生彰显为民情怀
省委意识形态工作 责任制督查组莅焦
图片新闻
我市召开棚户区(城中村) 改造工作现场推进会
姚惠辉:最美女军医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今天看点
辩论赛展现焦作精气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民生彰显为民情怀
——看马村区如何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原文钊

  一个个花草相伴、小径蜿蜒、环境宜人的城市游园初具雏形;一条条新建公路相继通车,构筑庞大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网络,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环境;供热管网建设施工现场焊花飞溅、机械轰鸣,建设者争分夺秒地加快工程进度……年末岁尾,记者在马村区看到,遍地开花的民生工程为群众带来城市发展的红利,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是马村区增进人民福祉、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总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通过加大生态宜居城区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党的惠民政策,为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事业关系百姓福祉,马村区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焦作的总要求,满足广大群众的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为建设富裕、美丽、和谐、幸福新马村提供坚强保障。”马村区委书记翟耀南说。

  加强生态建设 打造宜居城区

  记者在位于南水北调干渠马村区段北侧的西北街游园看到,一棵棵景观树整齐排列,休闲步道、活动广场等布局合理。“这里曾是一个大垃圾场,如今变成美丽的游园,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而且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好去处。”马村区马村街道阳光社区居民魏金莲高兴地说。

  垃圾场变成游园是马村区加强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区的一个缩影。全市“污染围城”集中整治攻坚战的号角吹响后,该区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夯实发展基础的难得机遇,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将整治范围扩大到整个辖区,推进治理工作向纵深开展。同时,该区着眼于长效建设,劲吹“生态宜居”发展风,掀起景观游园建设高潮。

  该区致力于打造城区“绿肺”和“加湿器”,投资150万元在南水北调干渠两岸建成昌盛游园、桥东游园,累计栽植法桐、碧桃、木槿、红叶李等苗木5277株,新增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并投资170万元,在颐春路以西规划建设了绿化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滨河游园。同时,该区选取文昌路与待王路、文昌路与解放路、解放路与中兴路三个道路交叉口以及解放路转盘、中兴路分车带花坛、文昌路两侧开展绿化工作,种植草坪2.1万平方米,铺设道沿石500米,栽植红叶石楠、樱花、白蜡、紫荆等乔灌木2.7万余株,形成了彰显森林城市特色、具备良好生态功能的生态景观廊道。

  该区还将依托时代广场、绿园公园升级改造工程,规划建设颐春游园、中兴游园、演马游园等城市游园,实现公园数量、质量和空间结构整体优化,形成以公园、游园、休闲广场为主,多点布局、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化体系,全力构建“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城区绿化新格局,有效解决群众缺少休闲娱乐场所的民生难题。

  完善基础设施

  提高生活品质

  今年年初以来,马村区牢固树立抓城市建设就是抓民生、抓转型的理念,从完善交通框架、建设公共设施、优化城市服务功能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功能进行全面完善,让群众体会到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该区坚持将道路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完成东海大道跨南水北调总干渠大桥工程,投资1.48亿元,目前承台、桥台、主梁工程已完工;投资8700万元,基本完成建设路项目一标段(银河路-待九路)建设任务,建成排水沟2.9公里,铺设沥青路面1.4公里;投资1.56亿元,实施全长4.7公里的解放东路拓宽工程;投资3560万元对九山线等全长约21公里的路段进行建设,促使该区逐步形成了“七纵七横八联一环”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网络,竭力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使公路建设成果惠及该区千家万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道路交通支撑。

  该区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投资380万元完成3300米人民路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和1600米解放路供水管网工程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文昌路(待王路-人民路-亿祥美郡)燃气管网延伸工程建设;编制完成了《建设路、文昌路污水管网建设方案》,设计新增污水管网5.838公里及其附属设施,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评审阶段;投资2100万元实施全长4.1公里的供热管网二期项目,目前已铺设供热管网2.5公里,持续为马村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添砖加瓦。

  该区坚持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活、提升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共计投资1.3亿元在辖区内上马一大批县乡道路、农田水利、环卫设施等项目;投资168万元建成3座农村区域垃圾中转站,在全市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农村环境卫生社会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同时,该区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4.75万元,对首批30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落实惠民政策

  共享发展红利

  全面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才能真正保证党的各项惠民政策不缩水、不走样。

  马村区把扶贫攻坚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筹集各类扶贫资金970万元,为辖区16个贫困村实施了道路硬化、打井配套、敷设管道、村级阵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产业扶贫当作提升贫困村“造血”功能的有效抓手,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因村因户分类指导,努力让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充分依托昌盛日电、中利腾晖等光伏企业,大力发展光伏扶贫项目;投资入股700万元作为扶贫基金,为贫困户提供金融支持,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该区积极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0万元完成了全区中小学校校舍抗震等级鉴定工作;投资248万元为部分中小学校配备了图书、教学仪器和器材等教育装备;投资40万元完成焦作六中等两所学校的少年宫建设,使该区全部学校的教室、辅助用房、操场等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省定标准。同时,在原九中校址引进、建设一所民办高中,预计2017年暑期开始招生,切实解决辖区内没有高中的问题。

  该区全面加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通过争取国家、省医疗卫生项目资金,不断加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完成新农合补偿24.24万人次、1468.72万元,完成新农合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补偿22人次、18568.7元;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4.6万份,与784户贫困户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以契约的形式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同时,该区完成城乡低保复核提标工作,将城市低保对象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农村低保对象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50元,全年共为2789户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发放保障金975万元;完成医疗救助826人次,累计发放医疗救助金106万元;救助困难学生42人,发放救助金10万元;为2847名高龄老人发放敬老补贴215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