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作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兄妹4人都年过半百、早已成家,但如今他们放下自己的家庭,每天一趟趟地往解放区民生街道学生路社区化玻院跑,因为这里有他们牵挂多年的亲人。
走进小区一间5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大哥冯庆保正在照顾躺在床上的二弟冯庆宏。由于长年瘫痪在床,冯庆宏基本丧失了吞咽能力,虽然冯庆保很小心地喂饭,冯庆宏还是会被呛住。中午简简单单的一碗面条,冯庆保足足喂了一个多小时,却没有一丝的不满和厌烦。
冯庆宏是中站区店后村人。2006年,他到广州打工跑出租车,虽然人在异乡,生活清贫,但可以靠双手劳动养家,冯庆宏感到很满足。可好景不长,一天在外拉活时,冯庆宏突发脑溢血,当场失去知觉,醒来时已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当时,他头脑清醒却说不出一句囫囵话,右半边身体完全不能动弹。自此之后,作为一家顶梁柱的冯庆宏便瘫痪在床,饮食起居全靠妻子照顾。冯庆宏一家,一个瘫痪在床,一个失业在家,一个孩子在读书,完全没有收入来源,仅有的一点积蓄不到一年就花费殆尽。
冯庆宏在家排行老三。大哥冯庆保、大姐冯海莲、二妹冯海青、三妹冯海花看到一奶同胞的兄弟遭遇如此不幸,便伸出援助之手,你拿5000元、我出2000元贴补冯庆宏家,只希望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能够渡过难关。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老二两口还是半路夫妻。”冯海莲说。2013年,冯庆宏的妻子在照顾他7年后,不堪忍受家里的一贫如洗和瘫痪在床、毫无希望的丈夫,带着女儿消失得无影无踪。
“平时在街上见个陌生人有困难还要伸手帮一帮,何况是自家亲兄弟。”大哥冯庆保说。就这样,从2013年开始,冯家兄妹4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冯庆宏的责任。兄妹4人也不计较谁照顾时间长、谁照顾时间短,谁拿钱多,谁拿钱少,只要一有空,就跑去照顾冯庆宏。
兄妹4人均已人到中年,家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冯海青在七巧板幼儿园附近经营一家早餐店。“我早晨4时起床煮粥、烙饼,张罗早餐店到中午,紧接着就要给二哥送中午饭,从中午一直照顾到下午5时。”冯海青说,“早餐店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我只能一边经营早餐店一边照顾二哥。有时候实在太累了,站着炸油条时都能睡着。这些年为了照顾二哥,整天不着家,我爱人一句怨言都没有。”
“2013年,家里老父亲因为脑梗躺在床上,也需要人照顾。一边是父亲,一边是二弟,哪一边都撇不下,只能放下自己家照顾两个瘫痪在床的亲人。”冯海莲说。
“下岗10多年了,前些年腰椎间盘突出,走路只能弓着身子。我是家里的长子,总不能看着老爹和二弟不管,所以再怎么艰难都要咬着牙挺下去。有些护理工作3个妹妹不方便做,我就担当下来。”冯庆保说。
冯庆宏生病这些年,前前后后花了10多万元,这些钱全部由兄妹4人拼凑而来。今年8月份,冯庆宏肺部感染再次住院,兄妹4人东拼西凑才缴上住院费,但是出院时账上的700元欠款愁坏了冯海青。“今年儿子娶媳妇欠下一屁股债,儿媳妇在家也快生了,哪儿都需要钱。这几年,身边的亲戚朋友、邻里邻居,能借的都借了,都不好意思再向他们张口了……”说着,冯海青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为了方便照顾冯庆宏,兄妹4人商量在市区租一间房子。今年11月份,冯海青在市区跑了一个星期找房子,有两三次已经和房东说好了,但对方一听说租住的是个病人,又反悔不租了。冯海青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后来终于在化玻院租到一间房子。好心的房东为了照顾他们兄妹,答应一年房租4000元,可以先住进去,明年1月份再缴。如今马上就到新年1月了,他们的4000元房租还没有着落……
在这个5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兄妹4人劲聚成一股力、心拧成一股绳,用不抛弃、不放弃谱写出一曲亲情赞歌。生活再难,兄妹4人依然坚强面对,他们常说:“困难面前,只要一家人团结一致往前走,这个家就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