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国城市间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大,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三、四线城市仍面临库存压力。为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任务,各地方、各部门在分类调控、因城施策思路下,陆续出台精准、精细的调控措施,去库存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掷地有声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条去库存政策措施。其中,加快农民工市民化,以消化库存、稳定市场是重点之一。10月26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其中包括研究出台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的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等纳入住房公积金受益范围;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农民进城购房补贴政策,鼓励建立农民进城购房贷款担保机构,为进城购房农民提供融资便利和支持。
各地纷纷在吸引农民进城购房方面采取措施,包括落实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特别是子女上学问题;出台优惠政策,对农民工购房进行补贴;努力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都是针对农民工的需求痛点而发,措施给力,效果明显。
除了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许多三、四线城市正逐步打通棚户区改造与商品房的通道,棚改越来越多地实现货币化安置。实践证明,被安置居民拿到拆迁补偿款后去市场上购买商品房,既解决了安置问题,又有效促进了去库存。
成效初步显现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9095万平方米,比10月末减少427万平方米,连续9个月减少。
尽管去库存已在很多城市初步见效,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三、四线城市仍处在漫长的去库存过程中。面对一些地区高企的库存,一些购房者会逐渐对该地区房地产市场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会影响对整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判断。
针对上述情况,业内人士表示,首先,对我国的房地产形势进行预测,要看基本条件。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了这个基本面,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有了前提条件。其次,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没有变。现在已经有了7.7亿人口住在城镇,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6.1%。“十三五”末期要达到60%。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为房地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分化仍需重视
今年是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的一年,三、四线城市处于比较漫长的去库存周期,一、二线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则十分火爆。3月25日,上海、深圳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见,从严执行限购政策,延长了非本地居民连续缴纳个税和社保的年限,同时对信贷政策进行了新规定,深圳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上海提高二套房首付。
面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今年国庆节前后,20多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密集出台调控措施。这些措施大都针对投机性需求,从限购、限贷、增加供应等多个角度,给“高烧”的楼市降温,促进其平稳发展。于是,深圳、南京、武汉等城市的楼市政策又进一步收紧,随后上海、天津在信贷和土地市场等方面,也继续收紧调控措施。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短短一个多月三波调控来袭,彰显了各个层面控制楼市过热的决心。
新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