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 通讯员赵春营、卢亚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俺不仅通过免费的创业培训掌握了创业技能,而且享受到优惠的贷款政策,才开了这家电动车经营店,圆了多年的致富梦!”年末岁尾,记者在孟州市赵和镇冶墙村采访时,该村村民崔利红谈及自己的创业经历时激动万分。
如今,孟州市像崔利红一样通过培训提智、政策扶持等实现创业就业的例子不胜枚举。今年年初以来,该市把促进创业就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发放创业贷款1.01亿元,支持1100余人创业,带动3200余人就业,吸纳民间资本投入2亿余元。
开展创业培训,为创业者提供智力支持。该市人社部门与民政、农业、工会、团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多路并进”,着重开展计算机、驾驶、家政服务、电焊等多种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找准服务对象,及时发放各类补贴,真正实现惠民政策能惠民;依托“智慧网络”工程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64期,3050名群众享受到政府培训补贴,组织完成技能鉴定3790人;通过多媒体小班化教学,免费开展创业培训20期,培训学员600人,通过理论分析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创业者制订周密的创业计划;通过报纸、网站、乡镇人社所就业信息平台、大屏幕等多种渠道发布就业见习单位名单、就业见习岗位信息,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拓展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发放就业见习资金35万多元。
落实贷款政策,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为让更多创业者及时得到资金支持,该市积极推进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工作,通过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将贷款政策宣传到村里、商铺、园区、田间地头。该市积极加大对创业人群的信贷支持力度,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0万元;针对返乡创业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电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等人群扩大贷款范围,并将妇女创业人群纳入重点扶持范围;新增定期存单质押、房产抵押、企业担保、村委会担保等方式,为创业者提供更广泛的担保资源;开通创业贷款申请直通车,进一步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效率。
同时,该市积极做好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建档立卡,在全面掌握贫困对象基本信息和就业趋向的基础上,坚持“因乡制宜、因村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扶贫转移就业基地、扶贫培训基地、扶贫车间、创业扶贫项目、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公益性岗位安置、创业担保贷款扶持等,提供岗位近2000个,达成就业意向403人次,实现就业143人;建立扶贫培训基地9家、扶贫车间3个、创业扶贫项目1个、创业孵化基地2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笔、382万元。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