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医生能来家里给俺媳妇看病,可省了往医院再跑一趟了,谢谢医生,谢谢驻村帮扶工作队。”12月12日8时,在团市委的组织下,由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中心血站的数十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来到沁阳市崇义镇西苟庄村贫困户谷宪成家里,为他的妻子冷海燕检查身体,这让谷宪成十分感动。
据了解,医护人员当日还为村里的150余名村民开展了义诊服务。西苟庄村是省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2000余元。去年,市“四帮四扶”活动启动后,团市委与西苟庄村结成帮扶对子,并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该村驻村帮扶。经过三轮精准识别,目前,该村有贫困户111户389人,其中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占了很大比重。
团市委驻西苟庄村第一书记王超告诉记者,驻村帮扶工作队先对整村情况进行充分考察,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建立了一整套详细的工作台账,并为每个贫困户家庭建档立卡。“虽然这项工作花费了很大精力,但为突出‘精准’二字,确保西苟庄村的贫困户都能脱贫也是值得的!”王超说。
36岁的谷宪成,去年患上尿毒症,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全靠腿脚不便的妻子挣钱养家,家中有两个女儿需要上学,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
针对谷宪成家的实际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脱贫帮扶计划:第一,向卫生部门争取保障救助政策,以减少谷宪成每周透析的巨额花费;第二,为其妻冷海燕申请低保并向卫生部门争取保障救助政策,并为她介绍一份西苟庄村附近电子厂的工作,以提高其家庭收入;第三,为谷宪成的两个女儿积极争取教育部门的助学金。
因户施策,因人而异。村民谷太利已过花甲之年,他和妻子身体不好,需要长年吃药,家中还有一个84岁的老父亲因病需要人照顾,平时仅靠种些小麦、玉米勉强维持生计。谷太利告诉记者,他想过去外面打工挣钱,可当看到父亲卧病在床时就不敢出去了。
了解到谷太利家中的情况后,驻村帮扶工作队决定重点扶持西苟庄村的平菇大棚种植和葡萄园种植,利用其自然优势扩大规模上档升级,安排更多的贫困人员顺利就业。现在,谷太利和妻子已经在村里的平菇大棚工作3个多月了,俩人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钱。虽然没有在外打工挣得多,但他有更多的时间照顾父亲。“市里来的第一书记确实有能力,一来就把我的心病解决了。”谷太利满意地说。目前,像谷太利这样的贫困户还有8户,都被驻村帮扶工作队协调到平菇大棚工作。
享受到精准扶贫政策红利的不只是谷宪成和谷太利,还有西苟庄村的全体村民。
12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西苟庄村时,看到工人正在村西的田地里挖排水沟,村北的两条道路已经动用挖掘机进行破碎,接下来就要开始水泥路面硬化。王超告诉记者,2016年“整村推进”扶贫项目的设计、招标等环节已全部结束,目前正在开工建设。今年10月,经团市委同意,驻村帮扶工作队筹措2.5万元的建设经费,用于完善该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目前,投资16.5万元建设的村东、村西两个文化广场已经建设完毕。
据了解,今年,西苟庄村共有13名大学生享受到贫困资助,5名高中生被免除学杂费。在团市委的支持下,驻村帮扶工作队先后联系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和市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到该村开展科技下乡、义诊以及各类政策宣讲等活动,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对西苟庄村小学开展捐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