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就下步做好大企业集团培育工作,徐衣显强调,一、各企业要增强信心,加快发展。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中央振兴实体经济的宏观政策走向,抓住郑州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要强化项目支撑,企业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为打造大企业集团提供项目支撑。要深化开放合作,增强借船出海、借梯上楼的开放意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大合作、快合作、敢合作的胆量气魄,加快实现做大做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要坚持创新引领,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建设科技研发平台,用好科技支行、科技大市场等载体,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加强商业模式创新,推进“产网融合”,调整商业模式,拓宽营销渠道,加快工业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新观念,积极培育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坚定决心,优化服务。企业创造财富,政府打造环境。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强化企业服务,创优发展环境。要强化服务理念,继续坚持“企业是政府的‘上帝’,政府是企业之家”理念,认真学习借鉴扬州、南通“企业家为大”“服务至上”的做法,切实做到“有事必服、无事不扰”。要加强四项对接,深入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对接活动,落实省降成本专项行动50条意见等政策,帮助企业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推动企业降本增效。要完善服务机制,健全工业、服务业、农业、金融、发改、财政六本台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矛盾难题;要完善服务机制,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坚持联审联批、模拟审批、绿色通道等制度,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三、各方面都要坚守红线,坚持底线。法律是红线,环保是底线。各级各部门和各企业都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各重点企业要把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底线,全面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充分利用环保倒逼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带头转型升级,争当行业表率,努力走好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