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暖深夜的那抹书香
张肖:挥之不去的绘画缘
探寻西张庄刘家大院
我市举办职工摄影展
图片新闻
国画大师陈瑶生诞辰110周年遗作展在我市举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 年1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西张庄刘家大院

作者:本报记者 王龙卿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西张庄离市区几公里,很近。石灰炉村、白坡河村中有许多古老的石头房子、窑洞、古树和梯田,特别是石灰炉村的刘家大院建筑精美,且流传下来许多传说,值得好好挖掘、保护和开发。”12月15日上午,市政协常委、焦作传统村落保护协会筹备组组长董世坤在中站区西张庄村考察后说。

  西张庄村位于中站区龙翔办事处西北,西与博爱相邻,辖西张庄、白坡河、石灰炉三个自然村,距中站区政府6公里,全村有234户,七百六十口人。

  据了解,石灰炉村不大,全村人都姓刘。该村的古老的建筑群给记者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记者看到,刘家大院围墙高大,虽然院内的房屋有部分坍塌,但现存的院落依然掩饰不住曾经的辉煌。刘家大院坐东向西,大门开在最西端,院内房屋整体朝向为坐北向南;两排布局,北边全部是窑洞四合院,南侧是石头四合院。由6个小院落围合成一个大院,每个小院有房约12间,整个大院共80多间房。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设计师黄明亮说:“刘家大院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应该是先建窑洞,后建石头院落,这种建筑形式体现了过去以一个家族为单位的封闭小社会单元。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刘家大院独具特色的建筑特点,是典型的河南传统民居,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当地人掌握的资料也印证了黄明亮的看法。

  据82岁的村民刘崇林说,为了躲避战火,刘家从博爱西仲水村迁到石灰炉村,刚开始,在窑洞内居住,后来家中开发石灰石挣了钱才盖起了刘家大院。村民刘广发说:“石灰炉村过去叫东坪村,由于东坪村周边有比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刘家发现石灰石后,进行烧制加工,并销往四面八方,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后来,该村的村名就改为石灰炉了。”

  图为高大的院墙令刘家大院易守难攻。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