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麦秆“变身”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1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麦秆“变身”记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一名同学用电熨斗处理熏蒸、漂白好的麦草。
  ⬆为处理好的麦草涂上胶水。
  ⬆将麦草粘结在一起。
  ⬆用电烙铁为麦草“上色”。
  ⬆麦草画社团师生展示她们制作的麦草画。
  ⬆一名同学展示自己用麦草制作的牡丹花图案。
  ➡一名学生在用麦草制作一只麻雀。
  ⬆一名学生在处理牡丹花的“叶片”。
  ⬆将制作好的叶片、花朵等拼合成一幅麦草画。
 
   

  麦草画又名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麦草画和剪纸、布贴一样,属于剪贴艺术。麦草画古朴典雅,惟妙惟肖,富有立体感、层次感,散发出自然光泽,令人赏心悦目。

  2014年春,孟州市实验中学因地制宜开展“一校一品”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将麦草画制作技艺引进校园,成立了艺林书画社麦草画社团,聘请麦草画艺人到校园辅导学生制作麦草画,并在全校学生中普及麦草画基本知识,拓宽了学生社团的学习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麦草画社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采取培养一批、帮带一批的方式,以老带新,接力传承,社团成员不断增多,制作的麦草画作品频频获奖。特别是今年4月,该校麦草画社团的同学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演,其精湛的技艺和做出的一幅幅精美作品,令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惊叹不已,8名参演学生制作的麦草画均获得国家级展演奖。在刚刚结束的焦作市学生艺术节上,该校选送的麦草画作品又有10余幅入选并获奖。

  据麦草画社团指导老师李秀娟介绍,麦草画是利用麦草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粘贴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麦草画的颜色全部是用烙铁“烫”出来的,用不同的温度将麦草处理成深浅不一、过渡自然的不同色阶,以单一色彩表现整体效果。

  12月20日,在孟州市实验中学艺术课堂上,麦草画社团的同学在有条不紊地处理麦草,或描绘画稿,或熨烫剪粘。在同学们的分工合作下,一根根金黄色或白色的麦草在记者的镜头前,变身成神态各异的人物、动物和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组成一幅幅精美的麦草画……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