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道路。市城乡规划管理局立即召开了班子会和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专题学习《条例》,切实掌握《条例》精髓,领会《条例》要义,全面提升北部山区依法保护、规划和建设水平。
为更好贯彻落实《条例》内容,推进《条例》的顺利实施,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已启动《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该项目已开始招标,近期确定中标单位,力争明年3月份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强化生态修复。着力构筑区域生态网络,加强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优化生态功能格局,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从海拔高度、自然保护、水源保护等角度,将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划分为一类保护区、二类保护区和三类保护区。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保障生态安全。对北部山区的水环境、矿山环境等进行综合治理或修复。加强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区域水污染分区控制战略;做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工作,实施矿山生态破坏的修复和治理,加快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整治。
在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促进产业提升。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加快采煤塌陷地的综合整治与开发,积极发展山区矿产资源科学开发、深加工模式。
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发展生态文化和生态旅游,加强北山自然山水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与保护,协调建设北山绿化工程,构筑中原城市群西北部的生态屏障;依托景观和人文资源,重点发展旅游文化、养生康体旅游、生态观光农业等现代旅游产业,建设特色旅游小镇。
依托太行山优良的生态资源,整合农业、民生和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是推进重大建设。加快构建连通内外、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不断改善北山生产生活条件,为生态保护、扶贫攻坚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我市将通过规划引领,全面落实《条例》,精心打造“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处处是景”的北部“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