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开展两个月来,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丰富载体,有声有色;拉高标杆,迅速整改;找准定位,确保成效。
精心组织 扎实推进
在“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中,示范区实现了“三个到位”。
组织到位。示范区成立了“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党工委书记李平启任组长,制订工作方案,对全区活动的组织、目标、要求、程序等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分设综合组、宣传组、材料组等,对每个成员明确分工、严肃纪律。及时召开示范区班子会议和全区“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动员会,全面学习贯彻市委书记王小平动员讲话和市、区有关文件精神,保证活动开展有计划、有方向、有抓手、有实效。
督导到位。全区成立五个专项督导组,对参加活动的乡镇(街道)、区直机关、教育系统、卫生系统、企业进行全覆盖,明确督导内容和督导方式,不定期深入各督导单位,对各单位动员部署、对标检查、整改落实、辩论大赛等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宣传到位。示范区利用报纸、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报、户外显示屏等宣传媒介,分次序、分阶段,梯次推进,扎实宣传,营造了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的浓厚氛围。同时,印发领导讲话、活动文件资料汇编50多册,制作、悬挂横幅80多条,在报纸上开辟活动专栏,全程跟踪活动开展情况。
丰富载体 有声有色
示范区把开展“近学许昌、远学扬州”辩论大赛作为展示干部形象的平台,作为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的重要推手,精心组织,严密程序,使辩论大赛亮点纷呈,成为提振全区士气的响亮号角。
在辩论大赛中,全区共组建12支区直参赛队和6支乡镇(街道)参赛队,每支参赛队由5人组成,共计90人参赛。比赛分初赛、半决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共四轮19场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区财政局代表队夺得冠军。
在比赛组织方面,示范区一是紧扣主题,鼓舞干劲。在市里10个辩题的基础上,紧扣示范区发展过程中难点问题的破解、实现“五个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确定自选辩题,力求辩出火花、辩明思路,提振全区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精气神。二是组织严密,广泛参与。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辩论大赛的程序把关、指导工作,在全区及时开展组织、动员工作,按照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日程表,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进行指导。各单位指定专门联络员,及时与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协调。各单位选拔干部组成参赛队,党政正职亲自参赛,保证辩论大赛全覆盖。三是培训到位,赛程严谨。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多次邀请省、市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培训,系统讲解辩论程序、辩手职责、辩论技巧、辩论礼仪等问题,并下发比赛视频资料和辩题文字资料,集中组织队员观摩比赛。四是全员参赛,以赛促干。各单位增强全员参与意识,把辩论大赛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成为专门的材料组,研究辩题,收集论据,历练技巧,做到人人参与、以赛促学、以赛促干。通过辩论大赛,为加快“五个示范区”建设、助力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营造浓厚氛围。
同时,示范区举办了“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征文活动和摄影比赛。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开展“我为焦作发展献一策”征文活动,目前已收到征文40余篇,向市活动办推荐优秀征文3篇。在“最美焦作”摄影比赛中,广大摄影爱好者从示范区工业、农业、城建、交通、旅游、生态等方面进行摄影创作,目前全区共收到参评作品120多幅,向市活动办推荐优秀作品5幅。
拉高标杆 迅速整改
在“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中,示范区全面对标检查,拉高标杆,迅速整改。各单位在深入开展大辩论、研究报告、学习讲话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召开会议、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深入对标先进、查摆问题,对照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从思想观念上找差距,从规模实力上找差距,从创新驱动上找差距,从开放招商上找差距,从城市建设上找差距,从生态环境上找差距,从精神状态上找差距,从党的建设上找差距,逐条查找工作短板,列出问题清单,探求问题存在的根源,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时限,全区共查摆出8个大类17个问题,力求问题找得准、根源挖得深、措施抓得实。
为深入开展“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示范区还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作风纪律整顿活动。一是出台纪律作风整顿方案,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思想实际、工作实际,认真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深入查找自身在履职尽责、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工作纪律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对作风纪律整顿方案中指出的主要问题高度重视、对号入座,早治、快治、大治、根治。二是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充分发挥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下大力气予以整顿。区“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督导组负责作风纪律整顿活动的督导检查,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活动走过场、工作打折扣的部门和单位,对不守作息时间、不敢担当、作风拖拉的党员干部,予以通报批评。通过实地暗访、调阅监控视频等方式,对全区机关干部按时到岗情况和考勤制度落实情况进行10次专项检查。下发通报2期,对违反工作纪律的10个部门、29名个人在全区通报批评。三是建立作风纪律长效机制,拟定示范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标准,选树遵章守纪、锐意进取的先进典型,力促作风建设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以开展作风建设促进工作进展,以工作成效检验作风建设成果,推动改进作风和严明纪律常态化、长效化。
找准定位 确保成效
“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为我市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吹响了冲锋号,也为建设“五个示范区”下达了动员令。示范区在活动中对标先进,明确目标,找准定位,注重实效,力求以活动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对标先进,制订三年行动计划。示范区从许昌和扬州注重壮大产业集群、注重开放招商、注重城市品质等经验中,找出自己与许昌、扬州和省内其他示范区在思想观念、发展速度、创新驱动、开放招商、城市建设、精神状态、执行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找准坐标、明确定位,研究制订切合实际的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五个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明确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在具体工作中,示范区一是强化产业支撑。通过强化工业主导、加快三产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进一步抓龙头、延链条、创品牌、建集群,做大夯实产业基础。二是突出项目抓手。加快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力度,强化项目谋划,通过不断加快项目建设速度,扩大有效投资。三是加快改革创新。通过抓好国家高新区建设、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金融创新等,提升全区创新示范能力。四是提升城市品位。抓住市里启动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的机遇,争取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尽快完成总体规划报批及各类专业规划编制,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生态水系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
紧盯当前抓落实。示范区把“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与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进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与完成全年目标结合起来,强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和区定重大项目,抓紧推进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有序接替;善始善终地抓好“污染围城”集中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反弹;以国务院安委会巡查为契机,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坚决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加大土地流转和拆迁力度,不折不扣地抓好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工作,改善公路沿线环境,构建安全畅通、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市域路网;坚持好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等制度,及时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