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 通讯员赵艳芳、王星)“刚送走一批山东观光客,又有一波郑州客人慕名而来。如今俺这农家院,生意可红火了!”近日,修武县云台山镇一斗水村“李家大院”掌柜李东升高兴地对记者说。尽管已经进入旅游淡季,但这个藏在深山的农家小院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像李东升一样飞出去打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一斗水这个小山村不再是“空心村”,充满了发展活力。
六年前,李东升在郑州一家物流公司工作,是一斗水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之一。在外打拼不易,回家也没出路,这群飞出大山的年轻人很无奈。
2008年,毗邻云台山核心景区的一斗水村,以其独特的太行民居风貌渐渐被世人了解。2011年,看到每年络绎不绝的游客,李东升返回小山村,进军乡村旅游业,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屋里摆上十来张床拼成大通铺,门前挂上“李家大院”的牌匾,父母亲负责招呼客人,“多才多艺”的李东升自告奋勇担任厨师、采买、掌柜等多种角色,山村客栈就此开张。
背靠云台山景区每年700万人次的旅游人气,坚持原汁原味的山村风味,在早期游客的口口相传下,“石头房、石头墙,炊烟袅袅农家粮”的惬意闲情吸引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李家大院”还成了太行山旅游网络攻略中推荐的必去站点。
2013年,一斗水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小山村又一次迎来发展的春天,李东升家的游客更是爆发式增长。“一年下来,光土鸡就消费500多只。”李东升说。
尝到旅游业发展的甜头,李东升对自家老房子进行大改造:大通铺被隔开变成10余个标准间,接待能力由原来的10余人发展到30余人。
今年,在国家300万元古村落保护资金的支持下,一斗水村开始完善基础设施。李东升也准备再次对自家宾馆升级改造,增加洗澡间等设施,留住更多游客。
乡村旅游大有“钱”途,在广州打工的李东杰、在内蒙古从事长途运输的李海东、在郑州富士康工作的韩科军等十几个飞出大山的年轻人,纷纷回到一斗水村,加入发展乡村旅游的队伍。
而今,在李东升的示范带动下,这个只有67户人家的太行小山村,开办农家旅馆的就有13家,客房300多间,每年可以接待游客近4万人次。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