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燃煤散烧是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一大难题,尤其在冬季用煤高峰期,燃煤散烧管控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作为牵头单位的市工商局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在怀川大地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燃煤散烧治理攻坚战。
燃煤散烧是指在电力、钢铁等大工业生产用煤之外,居民生活、农业生产、机关企事业单位炊事、中小型工业锅炉等用煤形式的总称,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等特点,属于低矮面源,排出的污染物很容易被人呼吸到体内,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加直接,同样也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燃煤散烧管控工作,成为目前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和根源。
大气污染防治,事关民生福祉。为防止已取缔的散煤销售点死灰复燃,市工商局全力投入到这场战役中。
中站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在取缔一处散煤销售点时,经营者围堵、阻挠执法人员工作,并拒不清理现场散煤。面对阻挠,该分局副局长王利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与经营者沟通。最终,这位经营者的态度出现转变,拿出工具,让王利保将散煤装车。随后,王利保二话不说,挽起袖口就和同事一起清理起现场的散煤。对此,这位经营者颇为感动地说:“这么脏,还是让我们自己来吧!保证今天清理完毕。”而这只是该局在取缔散煤销售点行动中的一个缩影。
近日,记者在市散烧办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截至11月15日,已对全市247户违规散煤销售点进行了取缔,保留规范经营散煤户313户;12月10日前,对全市保留的散煤销售点进行了户户抽检,共抽检散煤销售点245个、散煤312个批次,其中有15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占4.8%。
“市散烧办设在市工商局消保科,自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我们科室的工作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从来没有一个人抱怨过。”该局消保科科长汪伟如是说。
做好燃煤散烧管控工作,单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市散烧办提请市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依据燃煤散烧管控行动方案确定各项目标任务,并督导有关成员单位以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划定了各行政区域的禁燃区,并向社会进行公告。与此同时,市散烧办还通过主流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燃煤散烧管控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治理成效等,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使用清洁能源。
在市散烧办的强力推动下,我市目前已完成13个监测点周围500米内散煤使用情况的摸排工作。其中,我市城区国家联网环境监测考核点有4个,分别是市环保局监测点、影视城监测点、市监测站监测点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监测点。这4个监测点500米内的居民已使用洁净煤球,其他县(市)区正在逐步推进洁净煤球使用。与此同时,在市散烧办的努力下,我市在对散煤做好“堵”的情况下,也加快推进“两改一替”工作,即“煤改电”“煤改气”以及“清洁型煤”替代工作,进而做到疏堵结合。
有付出就有收获。目前,省政府督导组先后3次对我市燃煤散烧管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由于成效突出,开封市、漯河市、周口市、南阳市等地的9个散烧办到我市考察学习燃煤散烧管控经验。
然而,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燃煤散烧整治越向纵深发展,工作就越复杂,加之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同,没有经验可以遵循,没有模式可以借鉴。但是,市散烧办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燃煤散烧治理工作,并立下了“啃硬骨头”的决心,为的就是让群众看到一个洁净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