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修武人又拿了“国字号”大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6 年12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全国夺冠 为焦作添彩
修武人又拿了“国字号”大奖
——写在修武县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殊荣之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1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张新友(右二),在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左二)陪同下参观考察“云台冰菊”绿色种植基地。
  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右)陪同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郭天财(左)在修武千亩小麦绿色栽培示范方察看小麦长势。
  修武县供港绿色蔬菜基地。
  10月31日,来自27个国家的72名专家在修武县考察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图为专家在有机“云台冰菊”绿色种植基地参观学习。
 
   

  本报记者 杨仕智

  —————喜 报—————

  年终岁尾,一条振奋人心的喜讯从北京传来,修武县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验收,并喜获第一批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荣誉称号,这是我市第一家、全省4家有其一的殊荣;也是该县连续6年创造17项全国高产纪录,特别是小麦高产攻关田单产达到821.7公斤,一举跨越800公斤大关,实现了我国冬小麦单产的历史性突破,全县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之后,获得的又一块分量最重的“金牌”;更是我市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开启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新征程中获得的最新成果。

  这顶沉甸甸的绿色生态桂冠来之不易。这一殊荣的获得,是修武县委、县政府秉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理念,追逐绿色梦想,建设绿色修武的最好诠释;也是该县农业部门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高举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大旗,瞄准打造农业标准化生产样板区、全程监管样板区、监管体系建设样板区和社会共治样板区的战略定位,改革创新,苦干实干换来的丰硕成果;更是修武人为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作出的重要贡献。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含金量最高 分量最重 志在必得

  修武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始于2015年。在这年早春召开的全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动员大会上,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掷地有声地说:“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对于修武这个旅游大县来说尤为重要,是符合国情、县情民意的必然选择。这块牌子含金量最高、分量最重,志在必得。全县要上下一条心、一股劲,强力推进,确保创建成功。”

  修武县是引领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的一面旗帜,曾赢得了无数荣光。

  近年来,该县农业在修武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以农业粮食高产创建为引领,咬定粮食生产不放松,连创17项粮食高产全国纪录,特别是小麦高产攻关田单产达到821.7公斤,一举跨越800公斤大关,实现了我国冬小麦单产的历史性突破,全县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三连增”,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创造了华夏粮食高产的奇迹。

  近年来,修武县农业粮食高产创建品牌叫响全国,《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河南日报》等多家国家、省、市媒体报道该县的经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修武人矢志不渝抓粮食生产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评价说:“修武县粮食高产创建为全国树立了样板,是引领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的一面旗帜。”修武县也因此赢得了“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焦作,焦作小麦看修武”的美誉。粮食高产成了修武走向全国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古人说“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2万亿斤、实现“十一连增”的大好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食安为先,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农产品的事比天大。”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说,“既要粮食高产,更要农产品安全,既要争当粮食高产的旗帜,更要争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样板。”

  2015年早春,修武县委、县政府从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开启了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新征程,提出了打造农业标准化生产样板区、全程监管样板区、监管体系建设样板区和社会共治样板区的奋斗目标。

  从粮食高产到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这是一次豪迈跨越;是敢为人先,逢冠必夺,永远追求超越的修武人,拉高标杆,自我加压,实现永续发展的壮举。

  一个县 一盘棋 一条心 一股劲

  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而战

  2015年早春,春风吹绿了修武的山川田野,一场有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机制保障、全民参战的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宏大战役在该县打响,自此吹响了农业转型提升的战斗号角。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畜牧、林业、药监、工商、质检、公安等相关单位、各乡镇和全县农民群众。为了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和创建成功,修武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修武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修武县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并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保障机制,为成功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机制保障。县政府多次召开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会议,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对各乡镇、各相关单位进行责任分解,定期督导工作进度。县农业、畜牧、林业、药监、工商、质检、公安联动,构建了由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成的县级监管机构,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村级设有农产品质量协管员,基地设有自检员,形成了县、乡、村、基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等县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汇报情况,经常深入一线督导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为成功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修武县农业局作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牵头单位,该局干部职工在长达2年的创建活动中,把“粮食单产最高、农产品质量最好、食用最安全”当成最高目标,把丰产优质作为每天的追求,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全身心投入到创建工作中。粮食、果蔬高产优质,种子是关键。该县农业部门引进了“百农矮抗58”“百农418”等优质小麦农作物新品种160余个,在全县示范推广。还与中国农科院等1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国内最新、最好的品种都率先在该县落户。该县引进的“天蜜脆梨”“晚秋黄梨”“紫菜花”等特色果蔬新品种,都获得了广泛赞誉。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土壤微生物平衡技术,全程不喷农药、不用除草剂、不打激素的生态有机怀菊花——“云台冰菊”,在韩愈出生地郇封镇后雁门村问世,经全国知名专家多次品鉴,一致认为这是菊花茶精品中的精品。农产品高产优质,科学种植管理是关键。为了生产出高品质的小麦,该县创新推广了“小麦高产优质八句话要领”“小麦宽窄行播种”“甩手横撒施肥法”“微灌补墒苗齐法”等先进适用技术。为了解决粮食、果蔬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全县建立了几十个万亩示范方、千亩示范片、百亩示范田和400多家各类科技示范户,每年向群众印发数万份技术“明白卡”,做到了技术进田、技术到户、技术入脑,指导到田间,为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是重要环节。修武县制定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把全县农产品种植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渔业合作社等列入目录,分别与其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发放了

  《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制度。每年3月份,该县都要组织召开全县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及种植大户参加的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对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县各生产经营主体及种植大户要加强自身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是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关键。该县每年年初都要召开由全县136家农资经营单位参加的农资管理工作会议,强化农资经营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农资经营备案制,要求各农资经营代理商和公司必须在每次进货后、未销售前,及时主动将有关材料送交县农业执法队备案,接受监督管理。同时,对全县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开展主体资格普查,按照普查表所列内容逐家逐项重新进行登记造册,全面落实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为了抓好农资打假工作,县里与农资经营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农资经营承诺书》,要求农资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农资经营档案和进销台账,经营农资手续必须合法、齐全,农资购销渠道规范,实现了可追溯管理。该县还要求每个农资经营单位都按要求将《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名录》张贴在门店墙上,对群众起到了很好的学习和宣传作用。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把好舌尖上安全的重要关口。该县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积极开展检测,全年完成农产品定性检测4000批次,完成定量检测300批次,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100%落实自检制度。各乡镇分别建立了农产品安全监管站,负责落实日常巡查、速测等工作,全年定性检测农产品样品2600批次,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9%以上,保证了群众能够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农业因质而强 产品因质而美 农民因质而富

  农产品在绿色发展中提质增效

  如今,或驱车或步行,徜徉在修武城乡、山间田野,随处可见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让置身于修武这方热土的当地人和外地人无不称赞:修武农业成功地实现了从高产到优质高效的转变。

  2015年5月的一天,时任河南省省长的谢伏瞻在修武台创园亲口品尝这里生产的大棚“彩虹西瓜”后连夸口感好,称之为瓜中极品。

  2016年10月31日,来自22个国家的72名农业专家参观考察了修武县小麦绿色生产模式示范方和“云台冰菊”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后赞不绝口,称之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样板。

  最有说服力的还是这组数字。

  修武县瞄准“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效益最好”战略定位,粮食、畜牧、果蔬等名优农产品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全县已经认证了修武县聚龙粮食专业合作社的粮食、修武县富民食用菌合作社的食用菌等无公害农产品22个,认证了修武县云台人家果业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焦作无为农业有限公司的菜心、芥蓝等绿色农产品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面积达到全县种植面积的52%,主导农产品小麦、玉米、蔬菜和水果等,全部制定了无公害、绿色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的持续放大,带动了更多农户参与进来,加上全县农产品安全的普及宣传,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的入户率达到100%。

  这里是修武县小麦绿色生产模式示范方,有2500亩大,麦苗墨绿,长势喜人,远看旺、近看壮,小麦品种是高光效“百农419”,指导专家由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郭天财和我国小麦育种家茹振钢担任。该示范方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土壤增施放线菌新技术和国内一流的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技术,生长过程不打农药,有效防止土传病害和小麦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生,确保了农产品高产、优质、绿色、高效。杨法谊说:“一亩地平均可增产50公斤到100公斤,每公斤绿色小麦售价比普通麦高出0.1元,增产加增价,亩效益可能提高200元到300元。”目前,该县25万亩小麦全部采用国内最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和绿色栽培生产技术,有近万亩采用了生物防控技术。如今,无论是小麦、玉米,还是瓜果蔬菜,该县农民全部是按照标准化栽培管理模式生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增收增效。

  这里是“云台冰菊园”,位于韩愈故里、有长寿之乡美誉的郇封镇后雁门村,园区占地600亩,是一个集高效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绿色农业项目,力争3年内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菊花产业基地。该公司董事长宋晓龙说,“云台冰菊”是在怀菊花种植的基础上,通过杂交、组培、有机生产等先进技术,培育出的怀菊花中的精品。纯生态生产的“云台冰菊”不施化肥、不打农药,而是全部采用土壤微生物平衡技术,生物制剂控制病虫害,捕虫灯、黄粘板控虫等综合绿色食品标准种植技术,使“云台冰菊”具有不散朵、回甘、开水泡后如鲜花般绽放的特点,有很好的清肝明目功效,被广大消费者誉为“在沸腾的开水中盛开的鲜花。”清亮亮的水,金灿灿的菊花,一杯水、一朵花,一缕菊香,连泡8次,口感甘甜,久泡不落朵、不褪色、更不变味。不久前,来自22个国家的72名农业专家在这里通过一泡、二熏、三赏、四品、五食后大加赞赏,“云台冰菊”被他们称赞为“世界上最好喝的菊花。”“云台冰菊”能成为菊花中的精品得益四大生态技术:微生物载体植入技术、土壤微生物生态健康系统及重建技术、微生物干预植物减害生态友好技术和叶面小分子靶向饲喂技术,上地的肥料全是农家肥、绿肥和沼渣、沼液。产品好,就售价高,就有市场。他们生产的有机“云台冰菊”荣获国际专利产品,一朵售价30元到50元不等,产品上市以来,供不应求,明年种植面积要扩大到1000亩。

  这里是郇封镇前雁门村的有机果园,有300亩大,生产过程不施农药、不上化肥,全是清一色的农家肥,这家果园种植有高档核桃、鸭梨、油桃等品种。焦作市核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冯小五说,他们种植的优质水果都比市场价高很多,而且都是提前下订单,一公斤核桃少则40元,多则60元。

  这里是修武县红利丰生态园,面积有158亩,9个温室大棚依次排列,以种植名贵桑葚、草莓、西瓜和火龙果等为主,全部采用绿色栽培技术,农家肥、绿肥和沼渣、沼液当家,无污染、纯天然。这里种植的草莓有11个品种,其中4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日本佐贺清香杂交培育而成的草莓新品种“甜宝”,入口即化,味道清香,口感鲜美,果子不易烂,是草莓中“极品”,全部出口韩国,一斤售价100元,一个不到一亩地大的大棚草莓一项收入5万多元。11个草莓新品种中价钱最贵的当属“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每公斤售价1600元,全部出口韩国。这里种的有机西瓜“豫艺彩虹”等高档品种,也是全部由韩国客商包销。一个大棚,一季西瓜可收入6万元。一个棚种,一季草莓、一季西瓜,两个相加收入超过了10万元。

  在修武,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饲料构树全产业链正在悄然打造中。该产业链集饲料构树筛选、育苗、种植、收割、饲料加工、喂养于一体。目前,主要生产与加拿大、中科院联合开发的构树生物发酵饲料、欧米伽-3构树功能饲料及构树免疫饲料,明年3月份还要大面积扩种构树。用构树饲料喂养的肉猪今年春节也可上市。用不了多久,饲料构树全产业链将成为修武农业的新增长点。

  展望修武农业的未来,杨法谊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继续巩固创建活动成果,坚决把修武打造成为标准化生产的样板区、全程监管的样板区,监管体系建设的样板区和社会共治的样板区,推动全县农产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农产品生产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贡献修武力量。”

  (本版照片均由修武县农业局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