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幼年时,他就跟着祖父习练忽雷太极拳;15岁时,他在温县赵堡镇太极拳选拔赛上力拔头筹;之后,凭借一身过硬的忽雷太极拳功夫,在全国大型拳术赛事上多次获得大奖……如今,48岁的他不仅拥有“国际太极拳传播大使”“中华太极拳杰出传承人”等多个头衔,还是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的客座教授。他,就是我市忽雷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忽雷太极拳大师张红君。
“忽雷太极拳不仅包含了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还具有创新和独到之处,整个拳术无不体现着忽阴忽阳、忽柔忽刚、忽快忽慢、脚手相随的特点。”12月24日,在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太极拳)学院,正在为学生传授太极拳的张红君如是说。
据张红君介绍,他的一身太极拳功夫得于自家传。“民国时期,我曾祖父张国栋曾任河南省武术总教官,传授忽雷太极拳。祖父深得曾祖父拳术真传,后又传至我父亲。我3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祖父学习忽雷太极拳功法了。”张红君说。
20世纪70年代,在张红君六七岁时,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就跑去看祖父张宝成教人练拳、推手及器械。从那时起,张宝成精湛的技艺让张红君印象深刻。
此后,张红君每天放学回来,就在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不分春夏秋冬,从忽雷太极拳,到推手、散手,从太极单刀、单剑,到春秋大刀、齐眉棍、太极大杆(四枪、八枪、十三枪),张红君练得拳械精通,尤善擒拿推手。“那个时候,祖父对我管教严厉,只要我在家,他老人家都要教我练拳。”张红君说。
1982年,温县要在农历正月十五、十六举办一场太极拳年会。温县赵堡镇政府积极组织年会代表队,在全镇举行太极拳选拔赛公开遴选参赛选手。在这场选拔赛上,15岁的张红君以深厚的功力、精湛的技艺,在100多名参赛选手中一举获得太极推手赛冠军。当参加全县的太极拳年会时,看到一个个身材魁梧的参赛选手,张红君一度感到紧张。可是,当他走上赛场后,一拉开忽雷太极拳架势,顿时又找回了自信。就在这场太极拳年会上,张红君不仅演练了忽雷太极拳的套路,而且表演了多种忽雷太极拳特技功法。
1992年,在河南电视台拍摄的太极拳专题片中,张红君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忽雷太极拳的风采。这以后,张红君就开始在全国各类大型太极拳比赛中亮相,多次获得冠军,并有幸随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与外国搏击高手交流切磋中,他多次用忽雷太极拳功夫折服了前来挑战的外国搏击好手,让世界认识了忽雷太极拳的真功夫。
张红君从1990年开始授拳,如今,在河南、北京、上海、深圳及日本、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内外授徒。“焦作就是我的家,是忽雷太极拳的发源地,无论我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我的家乡。这些年我在国内外教拳,就是为了传播家乡太极文化,扩大忽雷太极拳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现在,在国家的大力支持推广下,太极拳在世界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我市提出建设‘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更让太极拳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张红君说。
常年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播,张红君也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张红君被省外事侨务办授予“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称号;2010年,被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专家评审委员会命名为“著名拳师”;2011年,被授予“中华太极拳杰出传承人”称号;2015年,被河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特聘为太极拳教授及技术顾问。
“忽雷太极拳博大精深,下一步,我要加大推广力度,让忽雷太极拳像其他太极拳流派一样,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市对外文化交流增添一张崭新的名片。”张红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