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以人民健康为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不断巩固医疗联合体工作,探索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工作,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为百姓提供更良好的就医体验。同时,前移防病关口,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为百姓构筑起一道牢固的健康保护屏障。
强化医疗联合,促进优质资源有效联动。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与郑州大学一附院、五附院及市级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省、市专家定期到该县会诊、查房指导医院工作。同时,各乡镇卫生院结合实际,与县市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群众在乡镇就能享受到市级或市级以上医疗服务。另外,该县还着力充实县域内医联体内涵,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和每月一个乡镇、每周一次的义诊帮扶,县级医院采取驻点服务、帮扶带教、业务指导、送医下乡等方式,帮助指导卫生院工作,卫生院根据工作需求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县级医院免费进修深造,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2016年,该县共举办大型义诊及送医下乡活动16次,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举办业务培训班26期,培训医疗骨干2600余人次。
防病关口前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该县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将中医“治未病”理念引入计生服务,关口前移,扩大中医体质辨识范围,积极引导各医疗机构免费为广大育龄妇女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提供中医健康咨询服务。同时,该县积极开展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防病关口前移,定期对65岁以上老年人、妇儿、高血压、糖尿病等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另外,该县还着力强化家庭医生健康签约服务水平,按照人群分类、服务分层、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人群分为健康管理人群、健康服务人群和健康关怀人群,以家庭为单位签约,根据不同层次需求,优先为健康管理人群进行签约服务。今年年初以来,该县全科医生签约服务22.96万人,签约率达60.4%;居民健康档案建档370176人,建档率达99.74%。
构建智慧平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该县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工作,加强县级医院远程会诊能力建设,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分别与省内多家医疗机构签订远程会诊协议,开展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症诊治工作。截至11月30日,该县已开展远程会诊66例、病理会诊39例,培训基础医疗人员400多人次。同时,该县着力加强基层远程会诊能力建设,通过与市人民医院对接,在许良镇、金城乡、柏山镇3家卫生院建立远程会诊系统,今年已开展会诊15次,基层卫生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参加培训200余人次,健康咨询80余人次。另外,该县还开通“博爱微健康”微信平台,通过平台发布卫生计生工作最新动态,解读政策信息,普及健康知识。平台开通后,该县群众第一时间接收到适时的健康信息,关注量不断上升。
完善保障机制,实现保障水平再提升。该县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动新农合保障水平,今年全县参合32.47万人,较上年增加2018人,参合率达100%。今年1~11月,该县新农合共补助1357633人次,补助金额15394.87万元。同时,该县积极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因贫看不起病、因病加剧贫困问题,使大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截至11月底,该县已补助198人次,补助金额38.1万元。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