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12月28日下午,2017年全国和全省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我市在焦作分会场对即将开始的2017年春运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据悉,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初步预测,2017年我市春运客流将比去年略有减少,春运旅客发送量为400万人次,比去年减少3.4%。其中,道路旅客发送量约364万人次,减少4.7%;铁路旅客发送量约35.6万人次,增长2%。
市春运办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春运比上年提前11天,是近5年来最早的春运。春运开始时恰逢大中专院校放假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将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春节假期继续实施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自驾车探亲、旅游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预计路网交通流量同比将上升9%~12%,保畅难度加大。
同时,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春运期间我国出现“拉尼娜”天气事件的可能性较大,我市可能出现冷冬,雾霾天气较多,气象条件较往年更为复杂。特别是农村地区,道路等级低,管理力量薄弱,春节前后人流、车流剧增,安全隐患尤为突出。
针对这些不利条件,我市加大春运安全保障力度进行应对。要求相关部门建立隐患分类管理和整改制度,对投入春运的线路场站设施、运输设备和从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要严格保证车站的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安全要求,严格禁止技术状况不达标的车辆投入运营,严格禁止驾驶证记满12分的驾驶员参加春运,严格禁止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品进站乘车。
道路客运企业要落实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客运场站要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铁路部门要强化对运输设备特别是新投入设备的检查检测和维修养护,严格落实各项作业标准,加强行车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现场安全管理。
农村、山区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要创新思路、加快补齐。要紧紧依靠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乡镇交管站、农村劝导站和乡镇交通安全员、农村劝导员“两站两员”作用,及时劝导、纠正农村道路客车超员载客、货车违法载人、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突出违法行为。要严格落实三级以下山区道路禁止夜间通行客运车辆制度。
同时,我市还要求有关部门着力改善旅客候乘环境,提高车辆卫生水平,在重点场站设立母婴哺乳区、老幼病残孕旅客候车室和医疗服务点,搞好餐饮热水供应等基本服务。作好候车组织,引导旅客有序上下车。加强路网监测和道路养护,充分发挥ETC系统功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积极开展“情满旅途”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以饱满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投入春运服务工作,让旅客切身体验到春运旅途的温暖。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和务工人员平安返乡活动,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品质,增进人民群众对春运服务的获得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