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焦 娇
12月22日,肆虐多日的雾霾终于散去,天空又露出了本来的面目。一大早,市妇联驻沁阳市王曲乡北山村帮扶工作队及爱心人士带着满车的慰问品出发了。
“一年多以来,我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慰问了。”市妇联驻北山村第一书记刘琳琳笑着说,“但能为村民们办点实事,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我觉得很满足。”
村民徐如意远远看见刘琳琳,高兴地挥着双手。徐如意是一个聋哑人,丈夫患有癌症,两人生活得艰辛不易。接过刘琳琳及爱心人士侯瑞霞递过来的两套保暖套装后,徐如意眼睛红了,紧紧握住了她们的手。虽然她无法讲话,但记者感受到了她对市妇联帮扶工作队浓浓的谢意。
北山村位于王曲乡西南部,经济基础薄弱,大部分村民经济来源以打工为主。去年,我市“四帮四扶”活动启动后,市妇联与北山村结成帮扶对子。为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市妇联结合实际,选派具有较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工作能力的优秀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并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全面开展帮扶工作。目前,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8户22人,大多都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
刘琳琳告诉记者,帮扶工作队进驻北山村后,第一时间对村民进行入户走访,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了解村中的基本情况、村民的收入情况以及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村民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虽然整个过程耗时费力,但为了帮助北山村的贫困户早日脱贫,一切都值得。”刘琳琳说。
村民马金花患有乳腺癌,家中又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一家人全靠丈夫每个月2000余元的工资生活,家庭十分困难。针对马金花家的实际情况,帮扶工作队一方面积极与沁阳市民政部门联系,为她申请低保待遇;另一方面利用妇联自身的优势,为她申请其他救助,以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
因户施策,因人而异。村民水国庆已年逾古稀,却仍是孤身一人。走进他的家,记者震惊了。土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四处漏风,屋内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到处堆满了杂物,就算是白天,屋内也是漆黑一片。
看着处在困难中的水国庆,帮扶工作队急在心头。对水国庆而言,简单的低保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眼下最要紧的就是改善他的居住环境。下一步,帮扶工作队将积极联系王曲乡政府等部门,为水国庆申请危房改造指标,让他安度晚年。
像马金花、水国庆这样享受到帮扶工作队帮扶的,在北山村还有很多。
据了解,市妇联主席廉常萍一年来多次组织市妇联党员干部到北山村开展调研,走访慰问该村老党员、低保户、残疾户,协调解决困难户的实际问题,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在市妇联的支持下,帮扶工作队积极联系,帮助贫困户申请低保待遇、危房改造等扶贫项目,并到该村开展科技下乡、义诊等活动,同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对北山村幼儿园及北山村小学开展捐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