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距离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脚步越来越近,12月27日,在农业普查到来之前,记者采访了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统计局局长马爱国。他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不辱使命,踊跃参与,全力以赴,坚决打赢农业普查攻坚战,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作出新贡献。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我国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消除贫困的关键时期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马爱国说,这次普查成果对查清我国“三农”新家底、找准“三农”发展差距和短板、制定“三农”政策、促进“三农”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对摸清我市“三农”家底,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马爱国说,自农业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农业普查办公室统筹谋划,科学组织,积极协调,合力推进,强化督导,完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业普查正式登记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市组建机构,形成了完整的普查组织体系,全市经过正式培训的9000余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已经投入工作,各项普查物资全部发放到位;经过全市各级农普办和广大普查员一个多月的努力,清查摸底和数据处理培训工作已经精彩完成;集中宣传活动有声有色,在《焦作日报》、焦作网、焦作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农业普查、利国利民》和《焦作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倒计时》等专栏,发布《致普查对象的一封信》,在全市城乡悬挂宣传横幅400多条、张贴标语600多条,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现场入户、如实登记是根本保障。”马爱国说。为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我市采取四大质量管控措施:一是严格按照国家普查方案和工作程序要求进行普查,严格遵循《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进行工作,严格遵守《统计法》的规定,坚持依法普查,如实反映情况,杜绝弄虚作假,堵塞质量漏洞,做到不重不漏、不虚不瞒;二是按照农业普查系统工程特点,精心组织实施,从各个工作环节切实保障工作质量和数据质量,防止出现和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系统性偏差;三是把农业普查宣传的重点放在农村,消除群众思想顾虑,增强参与意识;四是在现场登记阶段坚持入户第一的原则,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项、项不漏数。
“这次农业普查登记共涉及全市87个乡镇(街道)、1800多个行政村、近65万户农户,具有登记阶段时间跨度长、情况复杂、责任重大等特点。”马爱国说,“农业普查正式登记从2017年1月到3月,时间长达三个月;普查对象有普通农业户、规模农业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行政村、乡镇(街道)等;普查内容涵盖三农的方方面面,涉及新型农业业态和现代农业经营等最新内容;普查手段上,全面采用PDA采集和传输数据等新方法;普查组织方式上,纵向有市、县、乡三级农普办和农村广大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战斗在一线,横向有20多个市直部门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