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之一,土地全为山地,是云南热带水果和云雾茶及黄金的重要产地之一。2014年以来,该县积极邀请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公司到县里实地考察,共同探索线上与线下互动的电商模式推广农产品,通过产业发展,为扶贫探索新的模式。那么,元阳在开发电商扶贫产业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市借鉴?
梳理资源 开发电商扶贫产业
该县围绕梯田红米、云雾茶、中药材、梯田鸭蛋、梯田鱼、牛干巴等农产品资源,探索适合网上销售的产品形态。仅梯田红米,针对市场需求,就开发出了各种包装10余种,并对红米进行了分级管理、原产地认证和有机认证。仅2014年,该县梯田红米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同比增长了120%。这一做法已被列为阿里巴巴发展农村电商的重要参考案例。
记者点评:农村“土货”要出村,电商要先行。近年来,在农村网络化、信息化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我市的“四大怀药”、武陟油茶、沁阳驴肉等土特产品搭上了电商发展快车,开始“触网”营销,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我们应在本土整合农副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基地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让“土货”出村闯世界,将农村的“绿水青山”转化成农户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精准发力 尝试旅游电商
元阳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哈尼梯田旅游也是该县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该县致力于打造旅游强县,在旅游软硬件建设方面非常重视,其中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和智慧旅游系统的成功上线拉开了哈尼梯田旅游电商的大幕。游客可以通过系统获得权威的旅游信息、旅游产品及相关服务,同时也实现了旅游的精准营销。目前,国外游客网上预订景区门票和客房预订率为100%,国内游客网上预订景区门票约占30%,网上客房预订率为85%。同时,县里所有商家,包括酒店、农家乐、工艺品店等均在政府部门的监督下,定期在网上进行公示,保证了服务质量,旅游收入、接待游客人数连年创历史新高,还被《人民日报》关注和报道。
记者点评:旅游电商是旅游业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形态,是旅游业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典范,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线上导游、智慧旅游、预订平台……随着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可以使焦作旅游从传统旅游目的地提升为面向全球游客提供综合旅游服务的重要平台,成为助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思路,探索梯田认养众筹新模式
该县与阿里巴巴、聚土地等知名电商公司共同策划了“哈尼梯田认养众筹”项目,让城里人来认养梯田、使农民重新回归土地,采用O2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商模式推广梯田农产品。
该项目具有四大创新特点:一是土地流转开发模式创新。认养土地是从政府或集体手中按照国家政策流转后,办理土地流转确权证,通过众筹认养、电商团购等方式,由每个认养者投入资金,对哈尼梯田红米等高原农产品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旅游产业链进行一体化开发,将属地化农民转为产业蓝领,承担认养梯田的日常管理,全面参与运营的各项工作,解决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二是体验式旅游业态创新。梯田认养的受众主要是城市人口,通过打造完善的生态农业养生产业链,推广绿色、健康、环保的农耕文化,引导一种体验式旅游模式,让城市人来农村居住、养生、参与农耕,享受收获的喜悦。三是梯田农产品营销电商化创新。该县采用O2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电商模式,线上通过阿里聚划算平台,采用众筹认建的模式,兼顾个性化需求,在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电商团购推广梯田农副产品,如梯田红米、梯田鸭、梯田鸭蛋、梯田鱼、梯田泥鳅、梯田黄鳝、梯田螺等。四是教育扶贫模式创新。元阳是国家级贫困县,梯田认养项目以及高原农产品电商收入按一定比例资助当地教育事业,为教育扶贫探索了一种新模式。
记者点评:当下,众筹模式风生水起,以“F2F”为核心思想的农业众筹,主要依托于互联网众筹平台,直接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向互动,从而减少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是近年来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农业众筹的新思路可以是“农产品众筹+农业旅游”,结合产地旅游资源,结合农家乐、生态游等形式搭建全农产业链,多元化开发当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