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麻酩)2016年12月30日上午,全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动员大会在市会议中心圆形报告厅举行。市委书记王小平作动员讲话,他强调,要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实现旅游“二次创业”,把旅游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优势和品牌优势,把焦作打造成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就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市委副书记姜继鼎主持会议。市领导郭鹏、贾书君、胡小平、杨青玖、魏丰收、王建修、汪习武、田立杰,焦作军分区副司令员孙厚军出席会议。
就加快全域旅游发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王小平强调,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弄明白为什么要抓全域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需要,是我市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必由之路,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一定要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顺应旅游业发展大势的高度,认识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的重大意义,坚定抓好全域旅游的信心和决心。二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弄准确全域旅游要抓什么。要做“美”山水资源。要整合资源,站在全市大局,通盘考虑,拓展景区容量,丰富产品内涵。要开发旅游新产品,不断增强景区的吸引力。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把南太行打造成为资源品质一流、服务功能一流、口碑形象一流的国际山水特色旅游目的地。要做“厚”文化内涵。提炼主题,打造独具特色的地域名片。明确目标,瞄准市场、突出特色、讲求品位,让文化和旅游充分融合,要加快文创产品开发,形成对海内外游客的强势吸引。要做“长”产业链条。在“游”的方面,要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在“住”的方面,要形成以“星级酒店为主体,商务、快捷、农家乐酒店为补充”的旅游酒店接待体系。在“行”的方面,要规划建设北部沿太行山、南部沿黄河的旅游快速通道,高标准建设城市、县城到各旅游景区的连接“绿道”。在“食”的方面,要培育发展“焦作味道”,加快建设旅游特色餐饮街区。在“购”的方面,要培育焦作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加快打造焦作休闲街等旅游特色购物街区。在“娱”的方面,要发展晚间文化旅游娱乐节目,丰富夜生活,培育夜经济。要做“强”品牌支撑。在品牌构建上,推进大项目,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格局。在品牌推广上,彰显大气魄,打好组合拳,既要叫响市里的整体形象品牌,又要叫响各县(市)的特色品牌。在品牌服务上,坚持高标准,要加大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和查处“黑导游”“黑出租”等违法行为,坚决杜绝“天价虾”“天价鱼”现象。三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弄清楚全域旅游要怎么抓。要高度重视,形成合力。
各级各部门要把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相互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做到态度坚决不动摇、力度加大不放松、领导加强不削弱。要加强规划,科学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坚持规划、谋划、计划“三步走”,高起点、高质量制订出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方案和《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并按照规划实施,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加强创新,务求实效。要借鉴国内先进旅游城市的做法,加快筹建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机构,推进旅游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要创新评价体系、旅游统计调查方式、投融资模式和旅游业态。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新闻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到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活动中去,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为旅游作贡献”的浓厚氛围,强化整体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
徐衣显强调,一要努力乘势而上。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精品景区上档升级,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旅游形象持续提升,开放合作日益深化,管理服务更加完善,旅游已成为城市“名片”,成为支撑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6年2月份修武县、博爱县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2016年10月份我市被国家旅游局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规划编制不到位、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把握旅游业发展新趋势,紧紧抓住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总结成绩、坚定信心,巩固优势、乘势而上,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来培育,推动全域旅游大发展,创造焦作旅游的新辉煌。二要把握关键环节。要强化规划设计,解决好“引领”问题。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焦作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县(市)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综合环境整治等专项规划,注重规划融合,严格规划执行。要强化项目建设,解决好“支撑”问题。抓好中心城区项目建设,统筹实施十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推进南水北调生态文化休闲带等项目建设。加快文化旅游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大力培育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新业态。建立完善旅游项目库,结合南太行联通与提升、沿黄开拓与开发,认真谋划项目,增强发展后劲。要强化产业融合,解决好“供需”问题。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娱乐”等融合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新产能,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要强化宣传营销,解决好“市场”问题。加强宣传推广,深化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合作,办好“一赛一节”等旅游节会。强化品牌打造,加快太极拳申遗步伐,做好云台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提升“太极圣地、山水焦作”品牌。深化交流合作,用好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平台,深化会员城市交流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要强化改革创新,解决好“动力”问题。创新景区(点)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旅游景区(点)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PPP模式应用。创新综合管理体制,探索创新“1+3”旅游综合体制改革,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制度支撑。要强化服务管理,解决好“保障”问题。完善旅游安全体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强化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和景区主体责任,提升旅游安全保障能力水平。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大力推行旅游行业服务标准,叫响“焦作旅游”品牌。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加快智慧旅游指挥调度中心、大数据云平台、监督管理平台、全域营销平台等建设,提升智慧旅游服务水平。三要抓好工作落实。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抓好各项创建工作。各县(市)区要成立领导机构,健全推进机制。要凝聚创建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主动作为、密切协作,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强化督导问责,强化跟踪问效,定期督查通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长向徐衣显递交了目标责任书。云台山管理局、市旅游局、修武县、博爱县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
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县(市)区长;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分管副主任;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或乡镇长(主任);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部分旅游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