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玮萱)在大众旅游时代的背景下,我市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呢?在2016年12月30日举行的焦作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给出了答案: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衍生旅游新业态,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综合新产能,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记者获悉,目前,我市已制订了《关于焦作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称,从2016年至2018年,我市将大力推进“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养生”“旅游+城建”产业融合工程。
推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未来两年,我市将依托农业资源优势,以传承乡村文化、展示乡村文明、唤起乡村记忆为主线,继续加快孟州市“老家莫沟”、德众蓝梦庄园,修武韩庄云台驿站等农业旅游项目建设;支持温县“四大怀药”种植园,修武台湾农民创业园、云台冰菊,博爱樱桃沟,马村光伏农业园等特色农业项目建设,打造全景乡村旅游目的地;将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扶持修武县裴庄村、沁阳市九渡村、武陟县南张村、孟州市古周城村等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家庭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力争到2018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从业人数达4万人,打造特色旅游村40个,形成一批具有焦作特色、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品牌。
推进“旅游+工业”融合发展。焦作是百年煤城,现存近现代工业遗产遗址丰富。未来两年,我市将加强对道清铁路市区段、原英国福公司李封煤矿、百年老街新华街、百年学府老矿院等近现代工业遗迹的保护性开发,加快蒙牛乳业、伊赛肉业等A级旅游景区提升,培育佰利联、多氟多等工业旅游新产品,尽快将工业旅游打造成新亮点。
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未来两年,我市将深度发掘我市名拳、名人、名寺、名药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推动陈家沟、朱载堉纪念馆、韩园、影视城、药王庙等A级景区上档升级,加快“四大怀药”、绞胎瓷等系列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动漫等关联产业;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开发一批太极拳观光游、修学游、体验游等旅游产品,建设一批太极拳文化主题公园、酒店和城市综合体,努力将太极拳产业打造成集养生、养老、健身、竞技为一体与体育、教育、文化、旅游等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
推进“旅游+体育”融合发展。我市将支持市太极体育中心创建AAAA级体育旅游景区,加快南太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建设,积极承办国内外各种登山、骑行、健步走、马拉松等体育旅游赛事,促进体育与旅游的互动融合。
推进“旅游+养生”融合发展。我市将继续围绕“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建设,充分挖掘太极拳、“四大怀药”等养生资源,积极开发怀药系列药品、食品和特色餐饮,谋划一批健康养生游、休闲度假游等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旅游经济向养生经济转型,力争将修武县、温县创建成为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将云台山景区、陈家沟景区创建成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将焦作打造成为中原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基地。
推进“旅游+娱乐”融合发展。未来两年,我市将加快培育旅游实景展演项目,以大杨树、摩登街、壹里洋场等为重点,打造多业态聚集的旅游休闲娱乐街区。力争到2018年,打造一个至两个拿得出、叫得响的高端文化旅游演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