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有一个经过实践得出的真理,是“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如果容忍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如果容忍腐败丛生、政治生态恶劣,如果容忍纪律松弛、组织涣散,正气就一定上不来、邪气就一定压不住,换句话说,就是政治生态出了问题。于是,就会导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因此,必须打牢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基础,让全面从严治党快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也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久久为功,抓出成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贵在以上率下,贵在“打铁还需自身硬”,贵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实践告诉我们:党兴,则国家兴民族兴;党强,则国家强民族强。只有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础,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团结带领人民赢得未来,向着光明的前方远行。
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是“从严”关键一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最终看实际成效”。成效最有说服力。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看是不是真正祛除了政治生态中的杂质,实现了自我净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问题导向,经过“望闻问切”,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痛点和盲点下准药,祛病强身。
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要体现在思想、制度建设和完善上。全面从严治党,已有顶层设计,关键是看能否真正得到贯彻执行,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印在书上。不落实的制度、规定、规矩,再好也没用;不仅思想上要严,更要落实到执行制度、规定、规矩上,更要落实到工作中,更要落实到作风改变上,更要落实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更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验。
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为的是练就“金刚不坏之身”。“金刚不坏之身”,是信仰,也是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一个人拥有了钢铁般的信仰之后,才会对党忠诚,才能经受住种种考验,才会不惧怕种种诱惑,任何力量都无法也不能动摇他的政治定力,都无法让他放弃对信念的忠诚。
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严起,要体现在责任担当上。担当意识,不仅是一种理想信仰,更是一种坚定的党性、一种先锋模范作用。有人说:担当是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信仰,更是一种能力、一种作风、一种党性。有人说:有党性的人,才能不忘初心;不忘初心的人,才能主动担当责任。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当多大的官,处在什么岗位,有了担当意识,才能守土有责、知责思为。
打牢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基础,贵在自始至终坚持问题导向。要针对问题、紧扣问题去解决问题,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把存在问题解决掉,才叫夯实基础,才叫“从严”。只有对党内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经常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才能形成永久风清气正、廉洁高效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