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鹏)数九寒冬,雨雪交替。但沿冢沁线由东向西穿越博爱县,眼之所及一片繁忙景象:轰鸣的推土机将路肩两侧绿化平台平整一新,过村路段新建的景观花池都已雏形初现,新栽植的各类常绿树木迎风摇曳,万物萧瑟中好似一幅初春美景图。
这一幅幅火热的施工场景,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绿色画面,近期途径冢沁线博爱段的人们随时都能看到。“我们把绿色廊道建设当成扩大工作成果、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机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升标准、打造亮点’的原则,狠抓落实,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博爱县委书记、县长,博爱县绿色廊道建设指挥部政委张建说。
博爱县的绿色廊道建设任务共15公里,在六县(市)中里程最短,但过城过村路段的公里数、村庄数量位居全市第一,面临的拆迁、墙体美化、景观花池等工程的施工难度不言而喻。并且,按照市政府在公路路肩外两侧各建设30~50米宽绿化带的要求,博爱县提高标准,自我加压,成为六县(市)中唯一一个按照50米宽绿化带实施的县(市)。在完成市定任务的基础上,博爱县又增加5条道路40公里绿色廊道建设任务,同步推进,同步实施。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博爱县将“小事大干、大事细干、难事巧干”的工作理念,贯穿在整个绿色廊道建设中,按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一路一景”的具体要求,高标准规划,明确时间节点,建立工作台账,先难后易,稳步推进。
过城过村路段是绿色廊道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机遇,不容错失。博爱县将两项工作合二为一,彻底解决了过城路段店外经营、货车占道停车、城郊接合部脏乱差等问题。针对过村路段,该县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修建沿路景观花池,着力把冢沁线打造成生态环境宜居、贴近群众生活、蕴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绿色长廊。截至目前,共需拆迁的7800平方米违章建筑已拆迁到位,该县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3万平方米的景观花池修建任务,占全部任务的90%。此外,5万余平方米的墙体美化工程也已全部完成。
冢沁线博爱段路肩两侧各5米的绿化任务由市公路局承担,但绿化平台土方备运由博爱县承担,该县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11万立方米的土方备运工作,为下一步绿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高标准完成博爱县承担的绿化任务,该县聘请了专业的规划设计团队,编制了符合要求、凸显特色的绿化方案,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招投标工作,现已进入施工阶段。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6个关键节点中的1个节点的绿化工作,其余5个将在1个月内完成。此外,该县目前已栽植了各类苗木1.5万余株,10天内可完成全部绿化任务。
赶工期、抓进度、求实效,博爱县在绿色廊道建设中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怎样将这项为我市绿色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的好事办好、办实,为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提供长远资源保障呢?对此,博爱县在与所有参与这次建设的中标单位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要求,所有中标单位要承担各自标段的养护工作,3年后栽植苗木全部成活才能移交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