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丨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庭和睦福绵长
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我市三座志愿亭招募志愿者
我市狠抓机动车污染治理 去年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7732辆
市人才交流中心流动党委召开践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暨迎新年座谈会
老旧小区杂物多 乱堆乱放存隐患
修武县卫生计生服务优化升级
图片新闻
马村区“爱心超市”暖民心
加强交易市场安全监管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和睦福绵长

作者:本报记者 原文钊 本报通讯员 贾黎明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孟州市城伯镇中村,提起年近90岁的王凤山、周兰英夫妇,乡亲们都会情不自禁地称赞道:“在这二老的带领下,他们已经‘四世同堂’,家庭成员近50人,整个大家庭妻贤子孝、和睦融洽,两位老人无论在哪个子女家居住,都生活得幸福美满。”

  日前,记者在老人的三儿子家里见到两位老人时,老人的三儿媳闫青菊正在忙着准备午饭,两位老人悠闲地坐在火炉旁,一边取暖一边看着电视节目。“俺家的儿媳妇们都像闺女一样,对俺老两口照顾得无微不至,隔三岔五就来看望俺俩!”虽然已经年近90岁高龄,但是两位老人身子骨硬朗,耳不聋、眼不花,说起话来思维也非常清晰。

  王凤山、周兰英夫妇膝下有3个儿子和3个女儿,虽然都早已各自组成了家庭,但是依然团结在这个以他们二老为中心的大家庭周围。每逢节假日,除了老人的子女外,孙辈和重孙辈的家庭成员都会不约而同地去看望两位老人,一大家人其乐融融,令左邻右舍都羡慕不已。

  这个大家庭能够如此和睦幸福,是因为他们逐渐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和睦家风。“几十年来,家里的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俺们这个大家庭经营得越来越好。”王凤山说,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日子越过越好,他们仍然时刻教育家里的每一名家庭成员都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看着王凤山、周兰英“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街坊邻居们无不交口称赞。孟州市和睦家园建设行动开展以来,中村也掀起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并将王凤山“四世同堂”的和睦之家作为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去影响、感化着村里的每一个家庭。

  孟州市和睦家园建设行动以和睦家园大讲堂为主要形式,以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社区)“四进”为载体,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党员干部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以优秀传统文化洗涤思想、净化灵魂、滋养品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在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积极开展“读书养德”“人人诵经典、争做道德人”“行业标兵评选”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与和睦家园大讲堂相结合,确保和睦家园建设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如今,和睦家园建设行动在孟州市开展得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和睦家园建设把民心凝聚在一起,乡风民风美起来了,人居环境美起来了,文化生活美起来了,已然成为孟州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

  “家庭和睦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只有先经营好自己的‘小家’,才能更好地经营全村这个‘大家’,从而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王凤山说,在中村和睦家园建设行动中,他会继续讲好自己家的故事,让更多的家庭从中受益,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