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最近走访发现,前几年低迷的挂历、日历市场,销售大幅回暖,各种被赋予文化创意和DIY元素的纸质日历产品走红网络,有的网店一个月可销售2万余本。在经历了单位公款购买热卖期、禁止公款购买低迷期后,纸质日历因为文化创意元素的加入迎来了复苏。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Caiyixuan1501:在这个喜欢讲情怀的时代,纸质日历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后,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内涵,不再是查看日期的工具了。
@薛瑞众2017:有需求就有市场,文化创意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时代,舞台会越来越宽广!
@苏懿谅谅谅:传统元素融合流行文化,老日历新创意,迎合公众喜好,昭示着媒介融合时代主流文化仍占主导地位,传统文化的春天仍将继续。
@西南科大李敏:商品开发离不开创新构想,创新构想是人类智慧中最美丽的花朵。原本日趋式微的日历通过创新重新焕发生命力,就体现了创新的重要性。
@云盅慢步:文创日历在帮助我们记日子、看日子、过日子的同时,让我们的日子多点文化味,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出版机构而言,此举也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加州冰雨:文创日历有创意、有内涵、颜值高、更时尚,可作为新年礼物送亲友,也可当成“艺术品”收藏。文创日历传承了传统文化,传播了百科知识,迎合了时下年轻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势必会赢得更多人的青睐。
@任祎寒:创新创意不是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专有名词,我们的身边如果能多一些富有新意的元素,即使枯燥乏味的生活也会变得有趣。
@刘霞科大新闻系:经过一番文化创新后,传统日历变成文创日历,原本日趋式微的日历重新焕发生机。但是,这种情况可能只是“短暂的春天”,文创日历要想继续保持生命力,仅仅维持现状是不够的,还需要根据市场变化持续不断地创新。
@谢宇婷swust:纸质日历在困境中求生存,依靠创新重新焕发生命力,证明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在时代浪潮的拍打下,不创新,任何产业都会成为过去式。希望更多的传统产业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让经典永远不老。
@一更时分:纸质日历经历低迷期后逐渐复苏,说明一个道理:改变思路,才有出路。文创日历别具一格,但“保鲜期”估计不会太长,只有继续创新,才是纸质日历的生存之道。
【下期话题】
占停车位:老年人的新功课
据《焦作晚报》报道,山阳区东方红街道和平街社区四号院属于老旧小区,停车位非常有限,居民经常用凳子、自行车等占停车位。1月3日下午,该小区的郑大爷和秦大爷估摸着家人快下班了,就下楼为家人占停车位,结果双方为一个停车位发生争执,差点打起来。当日,经过社区工作人员劝说,两位老人握手言和,表示不会再抢停车位了。如何破解小区停车位不足的难题,你有什么高见?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