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涵盖教育、文化、体育、环境保护、城乡就业、社会治理、困难群体救助、社会保障、民生基础工程等方面的28项重点民生工程,经过各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目前有19个项目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其余项目正常加紧推进。本报自今日起,开设《2016年重点民生工程巡礼》栏目,展示我市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的精彩之笔,敬请关注。
【计划】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补助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实施“全面改薄”规划。
【成效】“一直往前走,看到最新的几栋红楼,那就是俺村的学校。”1月6日,记者走进温县张羌街道南张羌村,打听南张羌小学,村民热情指路。
按照村民的指引,步行不一会儿,南张羌小学便映入眼帘。与周边白墙红瓦的民居相比,红色的教学楼格外引人注目,校园内书声琅琅,处处干净整洁。
“过去教学条件跟现在没法比。”谈及学校变化,该校校长李红旗说。
去年秋季开学之前,该校使用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教学楼,虽多年前经过加固处理,但设施已经老化,教室里四处透风,原有教育资源已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
去年,市委、市政府把实施“全面改薄”规划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划拨专项资金4558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南张羌小学被纳入规划,获得200余万元项目资金。有了资金支持,该校对4栋教学楼进行改造,建起食堂,铺设塑胶跑道,面貌焕然一新。
学习环境越来越好的不只是南张羌小学。去年,在实施“全面改薄”规划中,我市规划为26所中小学校建设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厕所、运动场地等,为1所中小学校配置课桌椅、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根据要求,2016年度“全面改薄”项目6月底前要全部开工,年底前竣工率超过20%。
截至去年年底,26所中小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厕所、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竣工6所,竣工率23%;1所中小学校课桌椅、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配备到位。
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我市在2015年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基础上,持续增加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照年生均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去年,核定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404.4万元,当年8月中旬已全部到位。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市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新建了塑胶跑道、家政教室、感统教室、小型超市,整修了餐厅、路面,购置了教学器材、设备等,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外出学习先进经验,逐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在教学质量上取得新的突破。去年12月,该校被确定为全省首批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
此外,在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我市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按照年生均小学630元、初中830元的标准,核定我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共计2.69亿元,去年8月中旬已全部到位。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