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山,由华北绵延至焦作,苍山翠岭,葱郁呈瑞,这是上苍给怀川儿女的生态福祉。
焦作人每每向外地人介绍家乡时,“北依太行,南临黄河……”总是标准词汇,这巍巍太行一直是焦作人引以为荣的骄傲。
然而,近几十年来,受“靠山吃山”短性思维的制约,我市北部山区私挖滥采一度泛滥:山体千疮百孔,空气中烟尘弥漫……
如此而为,则山不山;如此而为,环境堪忧。咋办?痛定思痛的焦作人认定:北山治理,势在必行。于是,向往美好生活的焦作人,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北山治理。由于受制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边大规模治理,那边大范围私挖滥采,治理效果不甚理想。
去年5月,上任伊始的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北山调研时,看到这满目疮痍的大山,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在市委、市政府的主导下,《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迅速出台。一场志在必胜的北山治理战役在怀川大地全面打响。
保护环境
北山治理剑出鞘
北山治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正与邪的博弈,取缔与对抗取缔、整治与对抗整治的较量。但这项工作,得到了焦作市人民的高度肯定和支持。
“如果说这是一场博弈,胜者一定是我们,因为我们站在人民一边。”对于北山治理,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坚定不移,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坚决整治到位、确保长效,还焦作人民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北部山区曾经是焦作市经济建设的“黄金地带”,由于长期无序非法开采使北部山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统计,由于私挖滥采破坏山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占山区总面积的14.78%,部分山体地貌惨不忍睹,生态植被毁损殆尽,山体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十分突出。同时,下游的非法矿产品加工企业规模不大、设施落后、粗放经营,造成粉尘飞扬、车辆抛撒等二次污染,成为焦作市环境空气质量严重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焦作缝山国家矿山公园(下称缝山公园)一带有采石场12家,每天炮声隆隆、尘土飞扬,使原来郁郁葱葱的绿山,变成千疮百孔的荒山。矿渣、采坑占据了大量的林地,使当地的生态林地大量减少;高陡边坡和残垣断壁孕育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破坏了我市生态环境。
有数据统计,1999年以前焦作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每月不到20天。
北山治理,势在必行。
2005年6月,占地600亩的缝山公园开工建设,这是我市北山治理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2700万元,利用采石场遗留下的残缺山体、凹地和陡坡,栽植各类苗木2万余株,建成了大瀑布、星光广场、西湖、东湖等景观工程和供水、供电、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将昔日采石场变成了一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12年3月9日,乘着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东风,我市再次拉开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两取缔一整顿一恢复”的治理序幕。短短几个月时间,我市涉矿的7个县(市)区共取缔非法采矿点248个,取缔非法矿产品收购(储存、加工)点710处,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15年5月,为进一步巩固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经我市北部山区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回头看”活动。
巩固成效
北山治理再发力
通过几年卓有成效的治理,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不俗成效。但受利益驱使,2016年年初,我市北部山区非法开采、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行为有所反弹和抬头。这些行为的猖狂和延续,破坏的不仅仅是山体,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尤其是其中一些极个别腐败分子与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腐蚀党的机体,败坏党的形象。
市委书记王小平对北山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去年端午节前一天,他轻车简从,深入沿山的修武县、马村区、山阳区、解放区、中站区、博爱县深山区,暗访北山治理情况。2016年6月14日,我市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双管齐下、双向发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转变成加快经济转型的动力,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为焦作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
一场严打北山私挖滥采反弹、巩固北山治理成效的攻坚战在我市再次拉开了大幕。
2016年6月25日,记者在中站区北山整治现场采访时了解到,一场力度空前的铁腕治山行动正在这里全面展开:遗弃在废弃采石厂、采矸厂、采沙厂上锈迹斑斑的设备,被一块块切割后吊装到汽车上拉出山外;身着统一制服、配备通信工具的保安,日夜不停地在山上巡逻;进出山区道路设立的检查关卡构筑了一道道防线,一块白矸、一块石料都难以从这里运出山外。
2016年7月1日7时30分,沁阳市西万镇校尉营村东,数辆挖掘机、铲车在轰鸣穿梭,多年来用于矿产品非法加工的小高炉一一被破拆、填埋,现场腾起阵阵尘烟。西万镇党委书记吴立强一边指挥,一边告诉记者:“我们镇辖区内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数量较多,我们已下定决心,对照上级的时间任务节点,坚决做到设施拆除到位、房屋拆除到位、设备拆除到位、电线拆除到位,场地要清理干净,集全镇之力硬碰硬,啃下这个‘硬骨头’。”这是沁阳市开展北山治理集中行动的一个场景。
……
我市涉矿的7个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整合力量,迅速行动,全力攻坚。
短短20天时间,各县(市)区对辖区内非法开采和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进行了深入排查摸底,按照市政府一点一卡建档,一点一策恢复治理的原则,建成了覆盖北部山区的“一图一表一册”,即所有非法开采点和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持证矿山企业等全部上图入库,标明位置,绘成表格,登记造册,实行销号管理。我市非法开采、非法经营加工等行为全面得到遏制,转入拆除、清理、外运阶段,下一步将因地制宜,一点一策,制订修复方案。
上下同欲
北山治理求全胜
2016年6月14日,我市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吹响了我市北山治理工作的号角。连日来,我市主要领导多次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到治理一线督导工作。
2016年6月18日上午,王小平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采取明察和暗访的方式,到解放区督查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强调要以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为突破口,打造整洁环境,营造清新政风。
2016年6月2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不打招呼、轻车简从,深入山阳区北山治理一线,对治理情况进行暗访。徐衣显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北山治理作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突破口,痛下决心、硬起手腕,从严监管、综合施治,坚决打赢北山治理攻坚战,推动焦作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市人大常委会启动立法调研活动,推进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2016年11月16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德所作的关于《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说明,于2016年11月18日审查批准了《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据悉,这是我市获得地方立法权后制定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至此,我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走上有法可依、依法保护的轨道。
市纪委监察局发布关于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整治专项问责活动的通告,将举报内容、举报对象、举报方式广而告之。
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为北山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我市北部山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除此之外,市政府还成立北部山区专项整治行动综合督导组,抽调国土、公安、环保、林业、工商、城管、交通和安检8个部门主管领导具体负责督导各县(市)区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明确督导组要建立督导台账,对分包县(市)区进行每周不少于2次现场督导检查,检查工作要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将有关情况报北山治理联席办。
在实打实、敢碰硬的博弈中,在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零容忍”的声势下,市委、市政府以一剑封喉的气势和决心,让一切心存侥幸的幻想化为乌有。按照一停、二拆、三清、四治、五固的工作思路,截至去年7月底,全市413个非法开采点、1028家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按规定进行了取缔拆除,19家持证非煤矿产企业同步进行停产整顿,11起非法采矿案被依法查处,19人刑拘,8人批捕。“场净地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恢复正有序进行。
高高矗立在缝山公园山顶的不锈钢手术针雕塑,似乎在向世人昭示着我市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北部山区的决心和信心。回顾几年治理历程,有太多的阻碍困难,有太多的汗水艰辛,而最终呈现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改变。采山之痛,污染之源,将逐渐成为历史;青山绿树,碧水蓝天,将不再是一种奢望。美丽的北山景观,正在风含情、水含笑中,款款向焦作全市人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