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场秩序的守护神,过去的一年,市工商局在深化改革、想方设法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竞争执法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进行研究,交出了一份多方点赞的答卷,营造出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
重拳整治 “亮剑”公用垄断企业
水电气供应、公共交通、殡葬等行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一直饱受诟病。去年5月到10月底,该局在全市范围内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广播电视、交通运输、市政停车等行业企业存在的限制竞争、不正当竞争、垄断等损害竞争秩序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着重整治限制交易、滥收费用、搭售、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等违法行为,让消费者不再忍气吞声。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垄断、不正当竞争行为呈现出形式多样化、手段隐蔽性强等新特点,特别是垄断案件线索发现难、固定证据难,给查办此类案件的执法人员带来挑战。为了开展好这项整治工作,该局在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的同时,通过在主流媒体上进行大篇幅宣传,充分发动群众打一场“人民群众战争”。在群众投诉举报中,该局收到不少执法办案线索。随后,该局邀请国家工商总局重点推荐、全国工商系统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知名专家董晓慧到我市举办专题培训。通过专家培训,执法办案人员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办案技巧,为全市开展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专项整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省工商局高度认可此次培训,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市收看焦作市工商局的培训视频。
办理案件12起,罚没金额163.7万元,该局凭借这份专项整治工作的“成绩单”跻身全省前五名。
围剿“李鬼” 打击“傍名牌”成效显著
本来与名牌毫无关系,偏要在商标、字号、企业名称上,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与名牌产品扯上关系。这种极易造成消费者误认和混淆的“傍名牌”现象,严重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傍名牌”主要指借助他人的市场信誉和产品信誉,通过“搭便车”行为制造消费者误认、混淆现象,以争取市场交易机会,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去年上半年,该局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此次行动重点对建材、卫浴、生活用品等重点行业,方便面、洗浴用品等重点商品,假冒仿冒、虚假宣传等行为进行全面、深入检查。在此次行动中,该局共查办案件41起,案值86.57万元,罚没金额173.72万元。在省工商局关于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的通报中,该局办案数量成功地进入第一方阵,受到了省工商局的通报表扬。
红盾出击 经济检查工作好评不断
经济检查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机关在扫黄打非、打击走私、反假币、反洗钱、报废汽车管理等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去年,该局配合有关部门,先后参与、开展了“清源”“净网”“秋风”“护苗”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始终保持了对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高压态势,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环境,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此外,该局还开展了非法销售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卫星接收设施行为。去年12月8日,该局在迎接省督导组对我市非法卫星接收设施专项检查中,受到省督导组的好评。
勇于创新 打击传销工作创佳绩
针对打击传销工作,该局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去年,全市共查处传销案件4起,捣毁窝点10个,教育遣返传销人员120余人,涉案金额90余万元。
为全面推进创建无传销城市工作,让更多的人远离传销,去年,该局竞争执法科的工作人员独立创作剧本,联合焦作电视台创作并拍摄了时长15分钟的微电影《救赎》,通过微信、网络以及电视台等平台进行播放,向社会宣传传销的危害性。这项工作受到省工商局有关领导的关注,获得了高度评价,在全省创了先例,在全国也不多见。
积极引导 对直销企业实施“两手抓”
针对近年来直销企业数量猛增的现实,该局进一步完善了直销监管方式,加强了直销企业会议报备制度,要求凡是在焦作没有直销区域的直销企业,一律不准在焦作市召开任何形式的会议。该局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引导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去年8月30日,该局携手玫琳凯(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在孟州市赵和镇还封小学举办了爱心助学活动。这次活动,玫琳凯河南分公司向还封小学捐赠了价值3万余元的图书和学习用具。去年11月3日,该局携手完美河南分公司通过“完美博爱慈善基金”向孟州市赵和镇坡掌村捐了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