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怀川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磨砺中长大成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7 年1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磨砺中长大成才
——记澳大利亚悉尼青年华人商会会长付智涛
作者:本报记者 陈作华 赵 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付智涛。     (本报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17岁漂洋过海只身赴澳求学,23岁凭借一己之力在悉尼置业,25岁获得澳大利亚长久居住权并跻身悉尼中产阶级行列,26岁辞去待遇优渥的工作,开始走上创业之路。

  从羊皮汽车座椅生意的失败到红酒生意的风生水起,他在困境中坚守着海外新一代华商的重义轻利,在顺境中秉承着中国商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就是付智涛,从我市走出的澳大利亚青年华人商会会长。

  近日,本报记者走近付智涛,探寻一个曾是怠学懒散的孩子如何在磨砺中成长、成熟、成才的人生转变。

  碰壁

  见到付智涛,是在他即将开业的一家文化传播公司里。这位年轻人虽刚过而立之年,却透露出一种超越这个年龄的成熟与干练。

  “如果没有在国外闯荡与磨砺的经历,我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付智涛说,“其实,在出国之前,我各方面都与‘优秀’二字无关。”

  付智涛1985年出生在武陟县一个生活优裕的家庭,父母均在银行工作,这个独生子在安逸享乐中养成了一种懒散的习性。“小时候,我在大家眼里不是‘好孩子’,在学校里不是‘好学生’。”付智涛说,“我甚至厌倦学习,别人上课时,我要么躲在游戏厅打游戏,要么在操场闲溜达,反正就是不愿意进教室。”

  初中毕业后,家长通过关系把他送进了某高中。可这种混日子的状态,肯定考不上大学,未来出路在哪里?父母开始为他发愁。“看到别人的孩子选择出国留学,父母也帮我联系了留学机构。我想与其这样混下去,不如出国开开眼界,于是便顺其自然地接受了父母的安排。”付智涛说。

  2002年,17岁的付智涛独自登上了前往悉尼的飞机。面对未知的路,他没有一点儿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反而充满了对异国生活的好奇和向往。

  但是,一下飞机,他懵了。听不懂别人说什么,看不懂指示牌,顷刻间寸步难行。“由于在国内上学时没有好好学习英语,出国时我的英语水平仅停留在认识26个字母的程度上,我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付智涛说。

  “悉尼街头,麦当劳的标牌我还认得,可进去点餐,全英文的菜单一点都看不懂,只能看着图片随意一指。逢到买东西时,听不懂该付多少钱,为了避免尴尬总是递出最大面额的澳币让对方找零,以致钱包里总是塞满了一沓一沓的零钱。”付智涛回忆着当初的窘况。

  在语言学校度过20周后,付智涛转入当地高中二年级。“开始的半个多月里,我简直是在听天书。尤其是上数学、化学等专业词语较多的课时,我真是懵圈了。”付智涛说,那时候他天天拿个快译通,上课时手忙脚乱地查单词,头一次考试时,连考卷都没看懂。

  磨砺

  担任付智涛监护人的房东了解到他听不懂课,就建议他半工半读,以便在工作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快速提高英语听力。于是,付智涛开始了边读书边打工的生活。第一份工作是在周六周日到洗车行做工。双休日活儿很多,洗车、擦车、抛光、打蜡,从8时到17时半,他要一刻不停地干。

  假期里,他找到第二份工作——当“蜘蛛人”,就是给摩天大楼擦玻璃。“我原有恐高症,起初被吊在20多层楼的外边,那种恐惧感可想而知,我当场就呕吐起来。”付智涛说,他的第三份工作是给人修花园,本以为这是份轻松的工作,结果一天下来两手都是血泡……

  第四份工作是做校园内的清洁工。每天放学后他开始“上班”,清洁范围包括教室、厕所、老师办公室、手工作业房等。手工作业房每天都有许多木材废料要运到很远的地方,劳动强度很大。完成当天所有清洁工作,早的话在20时,晚的话要到第二天1时。平日里,他回到住处时都在22时以后。这份工作,他一直干到高中毕业。

  “劳动的确能改变人。”付智涛说自己似乎一下子长大了,从游手好闲、放荡不羁到努力学习、踏实做事。学校内外,他在人们眼里成了一个能够自力更生且做事负责的年轻人。学校给他寄宿家庭的备案是:“勤奋好学,品行端正”,并准许他可以自主找房子住。

  劳动也给了他另一种回报——英语听力的快速提高。他逐步能听得懂课了。到了高二年底时,他居然获得了数学单科奖。“这可是我人生的第一张奖状。在国内学校我也获得过第一名,但那要加个‘倒数’二字。”付智涛说,这张奖状,不仅给了他学习自信心,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高中毕业后,付智涛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商贸管理专业。

  大学期间他依旧坚持打工。在悉尼一家跨国贸易公司做清洁工时,他把这一简单的工作做到了极致。不管老板在不在公司,他每天都要对老板办公室的地板、沙发、桌椅等进行认真清洁。老板外出十天半月回来后,发现自己的办公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便对这个兼职的大学生有了好感,安排他做了仓库保管员。

  保管员的报酬明显增加。刚上大一的付智涛便靠打工所得在悉尼富人区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套公寓性住房。在公司担保下,他在大三时获得了澳大利亚永久居住权,成为赴澳留学人群中成功移民的少数留学生之一。

  创业

  大学毕业后,付智涛顺其自然地留在了这家跨国贸易公司。刚走出校门的他便有了相当于悉尼当地人中等水平的收入,并很快有了两部汽车。“但是,打工的艰苦经历才是我人生的第一笔财富。”付智涛说。

  “虽然工作在全球知名企业,薪水丰厚,但朝九晚五的工作,每天见同样的人、做同样的事,感觉过于安稳。”付智涛说,20多岁的自己不应该提早过这种安逸生活,于是他作出大胆决定,辞职创业。

  付智涛很快发现了商机。一天,他去一家汽车连锁店,想把自己新购汽车的布座套改成皮座套,对方报价竟高达1000多美元。他顺口问这皮座套是哪里产的,对方答是中国。付智涛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我老家就有皮革加工厂,我能不能给澳洲供应汽车皮座套呢?”他一方面与汽车连锁店老板洽谈,一方面回到武陟、孟州考察厂家。

  “悉尼的车商是一家大型汽车连锁店,在澳洲有150多家分店。为了形成竞争优势、促成合作,我特意为汽车座套增加了一个人性化小设计,当时普通的汽车座套都没有安全气囊开口,而我的设计是用风筝线将座套侧气囊的口缝住,但又不缝死。一旦遇到不安全事故,在外力冲击下风筝线崩开,安全气囊就能够弹出。”他说。

  这种改良设计得到了悉尼商家的认可。为了督促国内代理商按设计要求生产,付智涛4个月内6次往返于悉尼和焦作之间。当一个集装箱的羊皮座套从中国发往悉尼后,本该松一口气的付智涛却陷入了窘境:现场开箱验货时,发现国内厂家把设计中的风筝线私自换成了缝衣服的细线,老外一坐上去,线就崩开了。

  300多套汽车皮座套,21%的不合格率。面对严重的质量事故,为了挽救中国商人在海外的信誉,付智涛让出自己的利润,主动提出每套座套赔偿15美元,并且找中国裁缝重新加工不合格产品。

  汽车座套的质量问题,让这门生意成了一锤子买卖,付智涛不得不继续寻找新的商机。他把目光投到了红酒上。“对于红酒,起初我也是门外汉。为了充分了解红酒的品质和市场,只能开车一个个酒庄挨个跑。”付智涛说,由于代理的酒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具有优势,首发国内的9000瓶红酒一周内便销售一空。

  “要把生意做好,必须从生产源头控制产品质量。”付智涛用所有积蓄入股澳洲某红酒厂家,并取得了红酒生产整套流程控制权。为保证红酒品质,他从葡萄的采集、酿制,到酒瓶设计、木塞选择、商标印制,每项细节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在此基础上,付智涛创立了自己的红酒品牌——珍维湾。

  精细而又严格的生产工艺,使得付智涛的红酒生意蒸蒸日上。珍维湾不仅成为澳洲华人商会宴请的指定用酒,而且受到澳大利亚总理的青睐,成为澳大利亚商务部等许多官方宴请及澳洲本土重要宴会的指定用酒。同时,向国内销售的市场也逐步打开。2015年,他的红酒在国内销售总量达72万余瓶。

  近年来,付智涛又跻身跨境电商贸易,2015年在上海开办自己的第一个电商平台——泰欧云商,今年又在我市设立了唯一一家跨境E贸易的线下实体体验店。

  “跨境E贸易是BTB的电商模式。我们在澳洲本地设立的仓库覆盖了悉尼最热销的2000多个品牌。国内客户通过我们的电商平台即可以购买到货真价实的澳洲商品。”付智涛说。

  如今,刚过而立之年的付智涛已经担任悉尼青年华人商会会长一职。“作为一个华商,我要努力为华人争光。百年之后当我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付智涛说。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怀川人物》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0391)8797351

  手机:13938163209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