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詹长松)2016年,我市通过拆改小吨位燃煤锅炉、取缔劣质散煤销售点、加快供热供气建设等措施,狠抓燃煤污染治理,深化大气污染防控工作。
去年,我市重点淘汰燃煤小锅炉,要求全市范围内不论城乡,所有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实施天然气改造或拆除。当年,全市共完成1220台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提前2个月完成省定目标。仅此一项,预计我市今后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6300吨、二氧化硫排放6300吨、氮氧化物排放1.26万吨。我市还要求所有非电行业燃煤锅炉全部实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去年除一台燃煤锅炉长期停产外,全市共完成25台燃煤锅炉烟气提标治理。
我市全面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重新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实现建成区全覆盖,依法取缔所有散煤等高污染燃料销售点。依托焦煤集团运销处建设市洁净煤加工配送中心,将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建成年生产能力8万吨的市区民用洁净蜂窝煤定点生产企业,负责为市区居民提供生活用洁净蜂窝煤。
同时,我市全面取缔劣质散煤销售点。开展了劣质散煤和禁燃区高污染燃料销售点清理整顿,共取缔违法违规散煤销售点247户,规范散煤经营户313户。规划建设了沁阳市西万煤炭物流园、沁阳市山王庄煤炭物流园、沁阳市神农煤炭物流园、博爱县沿新河路煤炭物流园、博爱县许良煤炭物流园、武陟县山煤煤炭物流园6大煤炭物流园区,全市煤场综合整治取得重大突破。
除此之外,我市还加快集中供热供气建设速度,减少市民用燃煤做饭、取暖造成的大气污染。去年完成老城区燃气管网改造65公里,受益用户1.3万户;新建燃气高中压管网28.2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980万元,燃气普及率达95.8%。城市供热实施了龙源电厂、万方电厂配套供热管网工程和高新区供热管网工程,开工建设12条供热管网,完成投资3290万元,敷设管网13.5公里,去年全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636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558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