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武术,讲究用;舞蹈是艺术,追求美。
当太极遇上舞蹈,似曾相识,心生怜爱,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当舞蹈遇上太极,且惊且喜,肃然起敬,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太极与舞蹈联姻,会是什么景象?
太极交谊舞是太极拳与交谊舞的女儿,是太极与舞蹈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的舞蹈样式。
她是舞蹈,也是武术,是风情万种的舞苑里一朵端庄典雅的白玉兰,是姿态各异的武林中一株优雅别致的紫藤萝。
她以舞蹈为基础,吸收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了太极拳的理念,舞蹈是她的骨架,传统文化是她的肌肉,太极拳是她的血液,以交谊舞的形态,彰显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太极拳的理念,引领交谊舞的动作。
她用力均匀,发力舒缓,不受节奏的约束,尽享生命的律动,她不仅有恰到好处的肢体运动,还与呼吸相一致,与心跳相协调,与意念相统一,与韵律相配合,与血脉相连通,真正做到内外兼修,阴阳平衡,让心在优美的意境里沉浸,让肢体在迷人的旋律中舒展,让每一个细胞都在动听的音乐之中陶醉。
她的突出特点是:形到气到,气到意到,意到神到,神到韵到。
她由男女共同演绎,讲究心领神会,心灵相通,配合默契,既有跳舞的情调,又有习武的乐趣,既有艺术的柔媚,又有武术的强悍。
她形神兼备,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端庄典雅,柔美舒展,潇洒大方。
她重意境,重内在,重感觉,提升了交谊舞的品位,丰富了交谊舞的内涵,拓展了太极拳的传播渠道,扩大了太极拳的习练人群。
青壮年可以用来致青春。青壮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已经经验丰富,阅历深厚,资历不浅,后劲足,实力强,功夫好。他们神采飞扬,英俊潇洒;他们海阔天高,前程远大,道路宽阔;他们信心满满,雄心勃勃,憧憬辉煌,期待成功;他们想把步子迈大,胳膊抡圆,昂首阔步,一往无前。太极交谊舞,风花雪月,车水马龙,行云流水,沉鱼落雁,将武术中一闪而过的精彩放慢,将舞蹈中韵味悠长的美丽拉长,将传统文化中难以言传的奥妙放大,酣畅痛快地展示,淋漓尽致地呈现,正迎合青壮年放飞青春,张扬个性的心理;正符合青壮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深谋远虑,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心态;正适应青壮年步伐稳健,动作有力的状态。一个优雅的造型,展示出的是青壮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一个精彩的亮相,呈现出的是青壮年“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志。
中老年可以用来忆当年。斗转星移,青春不再,金戈铁马,纵横驰骋,龙腾虎跃,觥筹交错,鲜花掌声,荣誉成就,一切已成过往,身体也不争气,头脑不再灵光,胳膊腿不再灵活,活动范围在缩小,活动方式在改变,交际对象在减少,生活质量悄悄下滑。十分的不愿意,十二分的不服气,但更多的是无奈。太极交谊舞,不用再学许多花样,无须再记很多动作,云淡风轻,花落水流,轻轻举起,慢慢放下,无压力,不紧张,闲庭信步,优雅从容,符合中老年人的身体条件,顺应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彰显中老年人别样的精彩,还中老年人第二个春天。悠扬的音乐,舒缓的节奏,缓慢的步伐,柔和的动作,优雅的舞姿,和谐的交流,不仅能让中老年人舒活筋骨,强身健体,还可以让中老年人回忆当年的激情,找回当年的感觉,展示当年的风采,疗治烦人的抑郁,摆脱心灵的孤独,融入和谐的社会,诉说心中的感受,开启崭新的生活。风风雨雨,让中老年人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太极交谊舞以其特有的柔,恰如其分地反映中老年人没有了心浮气躁,多了些老成持重,不追求荣华富贵,但求内心宁静,了无挂碍,心中常开一朵莲花,淡定从容,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笑看名利,淡看人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一切都讲究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太极交谊舞动作的柔与中老年人性格的柔是珠联璧合,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她可以叙事:娓娓道来,侃侃而谈,有头有尾,结构完整,有情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高潮,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她可以抒情:可以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缠绵悱恻;可以是贾宝玉与林妹妹,柔情蜜意。她拿手一咏三叹,依依惜别;她擅长回环往复,回肠荡气。不论是英雄气短,还是儿女情长,她都可以演绎得淋漓尽致,韵味无穷。
她可以描写:舒缓处小桥流水,激昂时铁马秋风,挥手送君南浦,翘首倚门望归,欢快流水潺潺,轻松鹿鸣呦呦,悠闲白云飘飘,可以如“三国”,波澜壮阔;可以像“水浒”,慷慨激昂。
她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练者陶醉,乐此不疲;观者享受,乐而忘返。
习练太极拳交谊舞,仿佛有甘泉在流淌,有清风在吹拂,有幼苗在生长,有花朵在开放,有小鸟在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