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太极交谊舞序
藕花深处水墨盈怀
当年写春联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年写春联

作者:□虞颖茂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据史料记载,春联最初是以桃符的形式出现的,即周代时人们把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写在悬挂大门两旁的桃木板上,用来描写美好景象、寄托美好愿望、抒发美好情怀。后来逐渐有了演变和改进,以红纸代替桃木板,并成为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和节庆习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以此来辞旧迎新,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

  我在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写春联,包揽了我们那个小山村近半数人家的春联书写任务。启蒙老师是我二哥,当初,他写春联时,我在旁边帮忙牵纸磨墨清案,托送成品,眼含钦佩,小心翼翼,俨然师傅身边打下手的小徒弟。耳濡目染,我很快学会了叠纸、裁纸、折纸的套路技巧,二哥写累了,坐到一旁抽烟,让我试着替他写一两副,夹杂在琳琅满目的春联中,没想到别人都说我写得更好,意思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二哥于是顺水推舟,把这个差事全部推给了我。从此,每年临近春节,我失去了与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自由和快乐,像节日期间依然奋战在第一线的工作者一样,为书写春联而辛勤地忙碌着。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村最高文化程度是初中毕业,能用毛笔写字的人很少,能用毛笔写春联的更是寥寥无几。村里人要求不高,认为只要把红纸写成春联就行,字迹工整好认是第一位的,哪管什么艺术不艺术,至于什么书法之类的说法听都没有听说过。字如其人,我写的字向来呆板而缺乏灵动,好在工整规矩,当年村里人还比较认可。所以,一过祭灶小年,便有人腋下夹着红纸走进我家,目的不言而喻。此时,我那大字不识一个的父亲总是笑脸迎送,且提前备下了毛笔、墨汁和红纸,尤其是红纸备得较为宽裕,主要是怕我笔下有误浪费掉一些纸张,也考虑到来人带的纸张如果不够,能够加以弥补,以备不时之需。

  每户写多少副春联,要根据各家有多少个门来定,大门、堂屋门、卧室门、侧房门、厨房门甚至牛栏门等都要考虑到,不留空白,来人都交代清楚,我详细记录在案。春联的内容各种各样,不外乎吉祥欢庆之语。那时,我文化太低,根本不懂得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等格式规定,都是从其他也写春联的大人那里抄来的,好在当时正处于“文革”前后,政治空气浓厚,一般借用伟大领袖的诗词,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等。春联写好了,还要写名目繁多的小签子,尺幅与横批相仿,一般是四字语,如堂屋照壁上写“春节愉快,童言无忌,老少平安”等,堂屋门后写“开门见喜,招财进宝”等,厨房灶台上贴“小心灶火”或“防火安全”,牛栏里写“牛头兴旺”,猪圈写“猪肥胖大”,鸡鸭棚子写”鸡鸭成群”……总之都要顾及到,红红地贴上去,立即呈现出喜庆的气氛来。

  春联和小签子按各家要求数量写完后,我将每副春联的横批准确地夹在其中,按户归拢,只待人家来取。送红纸,取春联,人来人往,父亲也跟着忙活,端茶倒水,递烟点火,热情地接待着,尽管没有任何回报,反而多少还会搭进去一些,得到的只是客气的谢词。这就够了,父亲很满足,布满皱纹的脸上写着欢笑和骄傲,因为他一生中没有什么值得在人前显摆的,平时也少有人光顾寒舍,更无人求他办事,如今门庭若市,热闹起来,他感到在人前很有面子。

  把各家各户的书写任务完成后,我还要帮助一家文盲的大哥贴春联,有点全程服务的意思。有一次由于太忙去得晚了,大哥等不及,自己动手,闹出了倒贴春联的笑话。

  我为村里人写春联,一直坚持到我在外工作安家后才告结束。现在,春联早已实行机器印制,方便快捷,字迹规范,即使是书法家写的春联,也是制版大批量印刷,手工活基本绝迹。电脑的普及应用,使得许多人书写功能退化,经常提笔忘字,硬笔写字尚且歪扭难看,更别说用毛笔写春联了。看来,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

  尽管我不再手写春联了,但那段人生经历却铭刻在心,永不忘怀,因为它使我在幼小时练就了甘于孤寂的定力,培养了可以受人之托的品性,铸造了办事认真负责的精神,并终身受益。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