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 今起公开选调5名工作人员
图片新闻
车间进村 帮贫困户就地就业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重拳治理环境污染
技能培训 助盲残人全家脱贫
我市启动十九大代表 候选人初步人选推选工作
国隆实业对接特色小镇建设
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 征迁工作进入实战状态
焦作日报天天读 用报评报互动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间进村 帮贫困户就地就业

作者:本报记者 董柏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对于家住沁阳市西向镇解住村的吕彩霞来说,能在附近找个比较稳定的活儿干,既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有个收入补贴家用,一直是她的梦想。

  吕彩霞的丈夫几年前去世,因两个孩子正上学,她不能到远处打工,家庭生活困难。去年年初,好怡茶饮公司在村口设立分装车间,她的梦想实现了,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生活也随之有了改善。

  1月5日下午,在解住村精准扶贫就业基地的大车间里,60多位戴着口罩的农家妇女或埋头分拣,或分装打包,一派繁忙景象。“这活儿技术含量不高,俺都能干。每天上班8个小时,家里活儿也不耽搁,每月差不多有2000元收入。”吕彩霞一边麻利地装袋,一边欣喜地告诉记者。

  “这60多人中,有32人来自贫困家庭。这活儿刮风下雨都不停,熟练工每月收入2000来元钱不成问题。”该公司负责人贺和平说。

  和吕彩霞一样,如今在我市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村,不出村甚至在家里就能就业的贫困人员越来越多。沁阳市常平乡与平顶山富进民制衣有限公司签订“巧媳妇投资协议”,在山路平村建设了服装生产扶贫车间,培训基地的32台缝纫设备目前已安装到位,办了3期培训班,培训贫困户人员60余人。博爱县磨头镇实施扶贫到户增收项目,在崔庄村建设了一个生产假发套等产品的扶贫车间,安排29名贫困户人员就业;在南十字村建设了一个生产电子器材的扶贫电子车间,安排30名贫困户人员就业;依托博爱县恋佳洗浴用品厂、焦作市佳怡家家具有限公司组建“狮口村扶贫车间”,解决了14名贫困户人员的就业增收问题。

  政府提供政策服务,将生产加工车间引进村,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但要照顾家庭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有活干、有钱赚,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把扶贫到户与培育增收产业相结合的一个有益尝试。

  武陟县小董乡先后建起了翔胜制带、喜来多食品等2个就业基地,在南官庄、南归善、北归善3个贫困村建立了3个就业点。翔胜制带公司还出台了贫困户就业优先政策,第一个月除按计件拿工资外,再多发给每人300元。目前,该公司已安排18名贫困户人员上班,月收入均在1500元以上。为了让不能出门的困难家庭成员有活儿可干,该公司还允许其把手工活儿拿到家里干。近期,该公司又和宁波一家外贸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可新增加200户贫困人口就业。

  小董乡党委书记高艳红说:“救济、补贴拔不了穷根,让贫困户有活儿干、有钱赚才是脱贫治本之策。扶贫车间进了村,贫困群众进了厂,企业和群众实现了双赢,这也是我们加快脱贫步伐的一种有效举措。”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