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新闻纵深丨文娱·体育 上一版3
为和平坚守
“荧屏年夜饭”,为您备了什么“菜”?
体坛风云人物任茜、吴敏霞、施廷懋 为中国跳水连夺两奖
英超联赛:热刺胜西布罗姆维奇
NBA常规赛:太阳胜马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和平坚守

作者:本报记者 杨 帆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祖国在我心中——胜利归来的维和勇士手持国旗接受检阅。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维和勇士在苏丹达尔富尔维和任务区驻地营区面对党旗宣誓。 王腾飞 刘恩豪 摄
  第十二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勇士胜利归来。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
  维和勇士在风沙弥漫的恶劣环境中施工。
  王腾飞 刘恩豪 摄
 
   

  元旦前,以驻焦某部为主组建的我国第十二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程兵大队的225名官兵,在出色完成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后,胜利归国返回驻地进行休整。

  1月8日,记者在驻焦某部驻地采访了胜利归来的部分“蓝盔勇士”,倾听他们讲述维和故事,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三次维和难尽孝

  服役24年的二级军士长李启伟,已经执行过3次维和任务,前两次是在苏丹瓦乌,这次又刚刚结束了赴苏丹达尔富尔的维和任务。3次维和经历中,留在心中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父母双亲相继离世,自己都没能守在他们身边。

  李启伟是驻焦某部兵龄最长的兵,也是一名“全能操作手”,对工兵部队配备的各种机械无所不精。

  2007年9月,李启伟作为一名优秀工兵,随中国第三批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开赴位于苏丹瓦乌的维和任务区。这也是他第一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

  一个月之后的2007年10月31日,李启伟82岁的老父亲去世了。由于维和任务区通信设施差,电话时常打不通,当李启伟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时已是一周之后。他懊悔没有在出国执行任务前回去看望一下年迈的老父亲。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李启伟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毅然照常参加各项工程建设,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承担的维和任务,最终获得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并荣立二等功。

  2015年12月,李启伟作为中国第十二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程兵大队的一员,与224名战友一起再次踏上苏丹这个充满危险的非洲国家执行维和任务,这也是他第三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之前,李启伟已经得知母亲的身体十分衰弱。一边是病重的母亲,一边是组织上交给的维和任务,他十分纠结,进退两难。最后,他还是毅然随部队来到了维和任务区。

  两个月后,李启伟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难过的两天吃不下饭。第三天,部队要去一处工地查看工程,指导员考虑到李启伟情况特殊,就安排他在家休息,而他却执意要去。他说:“我是队里的技术骨干,咋能在关键时候脱离岗位呢?”

  李启伟说:“我的父亲是抗美援朝老兵,大哥也当过兵。自从入伍后,父亲就经常对我讲,既然当了兵,就要有军人的担当,教育我要‘为国尽忠’。为了世界和平,错失了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机会,父母地下有知,他们也会理解我的。”

  新婚别离赴疆场

  32岁的张健是支援保障中队指导员。2015年11月,刚刚新婚宴尔的张健,正与新婚妻子甜蜜地享受着浪漫的二人世界。婚假还没休完,张健就接到了进行出国维和前的集训命令。集训期间,他才知道新婚妻子有了身孕。

  妻子身体弱,又是30岁怀孕,这个时候自己要出国执行任务,这让张健一直放心不下。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张健毅然决然地和战友们踏上了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的征程。

  预产期到了,张健恨不得马上飞回去,陪着妻子生产。但他却不能,他只有在万里之外默默祈祷着妻子能顺利生下孩子,祈祷妻儿母子平安。

  家人打电话告诉张健,妻子顺利进了产房,但他却揪着心。张健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医生告知张健的家属,由于张健妻子的身体太虚弱,不适应顺产。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顺的事情一波接一波,生下孩子的第二天,张健妻子又因剖宫产时的麻醉问题,被折腾的浑身疼痛,大汗淋漓,连呼吸都很困难……

  “哪一个男人不希望自己能守着妻子生孩子啊?”张健说,“但我是一名军人,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作为军人家属,妻子很理解我,也很支持我。”

  站好最后一班岗

  1月8日,是下士陈振海25岁生日,也是他在军营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过几天,他就要告别挚爱的军营啦!

  陈振海之前是驻焦某部地爆连的司机,到维和部队后担负着营区的供水排污任务。为确保全大队的生活和施工用水,他每天4时就得开着保障车到取水点拉水;晚上,战友们都休息了,他还在清理化粪池和营区一天内遗留下来的污水。

  在干好本职工作外,好学的陈振海还积极参与工程施工。在战友们的帮助指导下,他掌握了焊接、搭建板房等技术。

  2016年12月中旬,就在即将结束维和任务时,陈振海接到退伍的命令。刚开始,他的思想有些波动,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他一如既往地每天认真做着拉水和排污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

  他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一个兵,迟早是要离开军营的。既然还能够在部队多待几天,就应该尽自己的所能,继续为祖国和世界和平作奉献。站好最后一班岗,不给自己留遗憾。”

  在采访中,大队政委艾明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情况复杂、局势动荡,超级营地多次被不明身份武装分子袭击,异常危险;那里特殊的自然条件也给维和官兵的身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执行维和任务的一年多时间里,43名官兵曾因高温、劳累过度而昏厥;有4名官兵在父母离世时,不能守在其左右;有8名官兵在妻子临盆分娩时,不能相伴其身旁……但“蓝盔勇士”始终牢记使命担当,用汗水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维和赞歌,出色地完成了联合国和“联非达团”赋予的各项任务,受到了苏丹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225名维和官兵全部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其中,20名官兵获“特别贡献奖”,20名官兵获“司令嘉奖”。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