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一路携手 一起奋发——2017新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百姓文化超市 润泽百姓生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 年1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姓文化超市 润泽百姓生活

作者: 本报记者 孙 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解放区焦南街道火车站社区的舞蹈队在市丰泽园社区表演舞蹈《对花》。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接受新闻媒体采访。
  “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采访团在武陟县龙泉街道北贾社区听取社区负责人介绍扫描手机二维码“进超市”情况。
  “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采访团在武陟县龙泉街道荆辛庄村听取该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百姓文化超市”相关情况。
  解放区上白作街道上白作村村民在书画室练习书法。
  解放区上白作街道上白作村村民在排练舞蹈。
  (本版照片均由本报记者刘金元摄)
 
   

  百姓文化超市 大事记

  •2015年6月,在中宣部举办的地方党委宣传部长培训班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提出在农村实施“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设想,引起了培训学员的热议,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以《“农民文化超市”:加强基层文化工作的载体》为题,在培训简报上刊发,得到了中宣部、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关注。

  •2015年8月,市委宣传部制定印发了《焦作市实施“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指导意见》,开始在全市实施“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并以武陟县作为试点探索经验。

  •2016年年初,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市将“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进行拓展和延伸,更名为“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市政府将这一工程列为2016年重点民生工程,并投入财政预算资金240万元。

  •2016年3月17日,我市组织召开了“百姓文化超市”建设推进会议。

  •2016年4月12日至15日,全市组织开展了“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督导工作。

  •2016年8月2日,我市组织召开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暨“百姓文化超市”建设推进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宣传推广的通知》和《焦作市“百姓文化超市”建设管理考法办法》,并对各县(市)区“百姓文化超市”平台“线上”内容进行了考核,将排名结果在全市进行了通报。

  •2016年8月、9月,中宣部《舆情信息专报》和省委宣传部《河南宣传》信息分别刊登了焦作市的经验做法。《中国文化报》《河南日报》等媒体也进行了宣传报道。

  •2016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同志在“河南焦作‘百姓文化超市’精准惠民”(中宣部舆情局《信息专报》第199期)信息上批示:“焦作的做法很好。无论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还是文化扶贫,都要在精准化上下功夫,整合利用设施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供需有效对接,让群众用得上、用得好。”

  •2016年11月1日,刘奇葆同志在同第13期新任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进一步指出:“河南焦作搞的‘百姓文化超市’精准惠民,通过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实现精准惠民。我觉得都是动了脑筋的。”

  •2016年11月20日,在中宣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举行的党委宣传部长培训班上,贾书君应邀作了题为《“百姓文化超市”——探索中的精准惠民的文化载体》的专题报告,向130余名来自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基层一线的宣传部长们交流了我市创新实施的“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经验和做法。

  •2016年12月20日,省委宣传部专门组织了“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采访团来焦采访,10余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对我市实施“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2016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河南焦作‘百姓文化超市’精准惠民”(中宣部舆情局《信息专报》第199期)信息上批示:“焦作的做法很好。无论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还是文化扶贫,都要在精准化上下功夫,整合利用设施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供需有效对接,让群众用得上、用得好。”

  2015年以来,我市创新实施了“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运用“互联网+”思维,采用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方式精准实施文化惠民,在全市构建了一张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异彩纷呈的文化惠民大网,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市根据群众文化订单需求,共送戏下乡3100场次,送电影下乡22262场次,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和“舞台艺术送基层”活动演出366场,派出各类指导老师40358人次,举办各类公益培训讲座2450场次,基层文化队伍发展到5000多个,参与群众达170万人次。

  创建理念

  与中央精神不谋而合

  “2015年6月,在中宣部举办的地方党委宣传部长培训班上,焦作根据中宣部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精神,结合焦作实际,提出了在农村实施‘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设想,引起了培训学员的高度热议。”2016年11月20日,在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举办的党委宣传部长培训班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在作专题报告时说。

  我市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设想呢?其实,我市提出这一工作思路有着具体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一直以来,我市和其他地市一样,在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方面存在基层文化阵地服务效能较低、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等难题。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经过广泛调研,我市在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立足于用好用活基层文化阵地,丰富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手段,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实现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心由“重硬件设施建设”向“用好用活基层文化阵地”转变,实现由“送文化”向“淘文化”“点文化”转变,并向“种文化”和“创文化”延伸,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2015年8月,市委宣传部印发了《焦作市实施“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指导意见》,开始在全市实施“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并以武陟县作为试点,探索工作经验。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根据服务目录科学设置菜单,采取订单服务方式,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2016年年初,我市将“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进行拓展和延伸,并更名为“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并将其列入2016年重点民生工程。

  由此看出,我市实施“农民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工作思路和具体实践,契合党和国家对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实现精准惠民的工作要求。因此,我市在向上级部门提出申报后,该项目“升级”为河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你点单,我服务,

  搭建精准惠民平台

  “你点单,我服务”是我市“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一句宣传语,在全市城区叫响,在广大农村家喻户晓。

  2016年11月26日,博爱县磨头镇东马村村民杨国营通过微信公众号“焦作百姓文化超市”客户端,提交了希望派遣广场舞专家帮助村民组织秧歌队的订单;

  2016年11月27日,焦作“百姓文化超市”服务总台管理员马群在对所有订单分类处理时,将杨国营的订单转给市文化馆;

  2016年12月2日,市文化馆派出杨慧、崔艳婷两名广场舞教练到东马村,为该村和附近村子的30多名舞蹈爱好者进行了培训。同时,市文化馆还派出文艺演出团队,为村民送上一台精彩的文艺表演。

  “以前,我们只是跟着电视学;现在,大家通过‘百姓文化超市’网上点单,就能邀请专业老师来身边教学,老师把培训班搬到了家门口,这是乡亲做梦也没想到的!”东马村村民杨秋香开心地说。

  这是我市“百姓文化超市”的运行流程,也是“百姓文化超市”实现按“需”供给的一个缩影。

  “‘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是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实践,是用好用活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主要载体。”市文广新局文化科科长张邦宽说,具体做法就是构建一张大网,建立三个平台,整合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线上建网,线下建点。在全市统一构建一张“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大网,建立三个互动平台,即计算机网络固定平台、APP手机客户端移动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平台。在市、县、乡、村分级设置“百姓文化超市”服务总台、联络台、联络点。

  整合资源,宣传推广。将所有县(市)区和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活动场所的文化资源纳入网内,全方位推进“互联网+”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融合。运用文化主题微信公众号、APP移动软件等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信息预告、文化地图信息和文化推介服务。

  精准配送,完善机制。针对群众的订单需求,各地各单位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对接配送活动,探索推出了内容丰富的特色配送活动。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形式,不断充实“百姓文化超市”的资金来源。

  目前,“百姓文化超市”已成为我市基层群众最常逛的“文化超市”。据统计,我市“百姓文化超市”网站点击率达95万人次,“百姓文化超市”手机客户端下载人数超过20万人次。

  “点”开

  城乡居民文化新生活

  “‘百姓文化超市’真替咱百姓着想,去年8月份我们村的老少爷们想看演出,只是发了个订单,没想到仅过一个星期,焦作市歌舞团就来俺村演出了,而且不用接送、不用管饭,真是好啊!”温县温泉街道西张王庄村的“百姓文化超市”管理员董天军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百姓文化超市”已经覆盖全市城乡,广大基层群众越来越喜欢使用“百姓文化超市”,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百姓文化超市”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6年12月2日,根据群众在“百姓文化超市”订单需求,市文化馆送戏下乡到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为群众上演了豫剧《穆桂英挂帅》《打虎上山》《三哭殿》等经典戏剧选段和河南坠子《洋女婿》;

  2016年12月31日,博爱县许良镇于庄村热闹非凡。一台传统戏《打金枝》在于庄村上演,该村村民通过“百姓文化超市”点戏,博爱县文广新局“百姓文化超市”服务总台委派月秀剧团前往该村送大戏,该村群众在家门口看大戏的梦想得以实现;

  2016年11月2日至4日,省级贫困村——博爱县磨头镇东马村村民通过“百姓文化超市”点戏,市、县两级剧团在该村演了豫剧《程婴救孤》《情断状元楼》《三哭殿》等经典剧目,村民们快快乐乐地看了3天大戏,着实过了把戏瘾……

  一年多以来,我市不少基层群众切身体会到“互联网+文化”带来的变化,动动手指“淘文化”,足不出户“享文化”渐成常态。我市“百姓文化超市”成为我省精准文化惠民之路的美丽风景。

  我市以“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实现文化精准惠民的做法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宣部舆情局《信息专报》和省委宣传部《河南宣传》信息分别刊登了焦作市的经验做法;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上级部门多次来我市调研“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开展情况;2016年12月20日,由10余家中央级、省级主流媒体组成的“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采访团来我市采访,对我市实施“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宣传报道。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犹如滴水穿石,我们只要坚持下来,就可以实现目标,影响未来。在去年召开的全市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暨“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推进会上,贾书君指出,我市将继续全面实施“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让老百姓真正动起来,让“百姓文化超市”真正用起来,把“送文化”与“种文化”“创文化”结合起来,真正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基层。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