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乱丢乱扔,难以降解处理,以致使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的现象。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塑料制品主要由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制成,应尽可能回收再利用,但由于现阶段的回收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而可降解塑料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塑料的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后,在特定的环境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最终实现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以上稿件均由本报记者刘婧整理)